(通讯员 陈娉婷 张谢景彤 )2025年7月9日,邵阳县五峰铺镇新田村活动室内洋溢着欢声笑语,为期一周的“非遗小课堂”迎来了最温情的时刻——20余名参与活动的留守儿童欢聚一堂,将自己在课堂上创作的漆扇、脸谱、剪纸等非遗作品带回家中。这些承载着传统文化印记的稚嫩作品,将成为连接亲子情感的特别礼物。
发放仪式上,孩子们如数家珍地介绍自己的作品:8岁的小嫣捧着绘有写上毛笔字的漆扇,扇面金箔在阳光下闪闪发亮;10岁的小慧展示着自创的“戏曲脸谱面具”,将传统脸谱元素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
孩子们带走的不仅仅是他们亲手制作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悄然种下了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这颗种子将在他们未来的成长过程中生根发芽。“滩头年画授课的志愿者满怀深情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期待与信心。”
▲图为小朋友的剪纸作品 摄 陈娉婷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更是忙前忙后,他们细心地协助孩子们将那些易碎的作品小心翼翼地安置好,确保每一个作品都能安全地带回家。志愿者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专业的指导,让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技艺,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温暖与魅力。
这个夏天,这些稚嫩却真诚的非遗作品,正悄然织就一张传统文化传承的温情网络。在发放仪式的圆满落幕之际,孩子们纷纷将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满怀期待地向来参观的家长和村民们细致入微地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与灵感来源。这一刻,孩子们的身份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他们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者,而是化身为积极主动的传统文化传播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谢景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