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探秘黎塘村: 健康护航进乡村,文创设计助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09 22: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冼文浚 净乡服务队   阅读 2.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3-4日,在恩平市君堂镇黎塘村的青石板路上,佛山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百千万工程”行动突击队暨暑期“三下乡”活动灯塔立项队伍----“净乡服务队”的脚步踏响了“健康护航进乡村,文创设计助发展”下乡行的节拍。

水质测平安,守护润黎塘

随着“着力补齐贫困饮水安全短板,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号召的不断深入,“净乡服务队”来到恩平市君堂镇黎塘村,对村书记和团委副书记进行采访,了解当地水质的情况和乡村发展的情况,并同指导老师一起来到当地水源进行水质调研。

队员们采访村书记

队员们向村干部了解黎塘村内情况

指导老师与队员进行水体采样

本团队在基于碳量子点制备进行水质检测的科研中取得一定成果,计划在乡村水源中取水样做进一步的检测,利用自主研发的新材料荧光碳点,检测水体中金属铅离子的含量是否在标准范围中。团队将致力于当地水质检测和研究,持续进行技术的研发、改进,将科技前沿融入到黎塘村的调研当中去,保障水体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航迹载丹心 英名耀黎塘

队伍一行走进黎塘村张瑞芬纪念馆,顺着历史的脉络,在一个个展陈板块中,感受她的热情与豪情。

张瑞芬出身黎塘村华侨家庭,年轻的她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积极求学,为她非凡一生奠基。她投身于航空事业,成为了美国妇女航空协会唯一亚裔飞行员,并打破多项纪录。在海外取得辉煌成就的张瑞芬,始终将祖国的命运牵挂于心。抗战时期,她驾驶飞机开展飞行表演,号召华侨捐款捐物,用行动诠释家国情怀。

黎塘村讲解员解读张瑞芬主题展览

碉楼凝岁月 文化润黎塘

黎塘碉楼文化广场一隅,古朴碉楼静静伫立。底层陈列着承载岁月记忆的老物件,展览室里,黎塘村的悠悠历史徐徐铺展。登上碉楼顶层,整个村落的古韵与风光尽揽怀中。这里不仅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阵地,更是滋养青少年思想美德的沃土。未来,它们也必将为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净乡服务队”前往黎塘碉楼文化广场参观

黎塘村碉楼全景

柑园浮香处 美誉返黎塘

恩平市君堂镇黎塘村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其肥沃土壤为柑橘种植提供了优越条件,且基地严格引进新会茶枝柑优质树苗和种植技术,种出香气独特的优质茶枝柑。

从选种、栽培到养护,整个过程是地方性农业文化代际传递的实践场域。村民通过劳作,将技艺、经验和价值观传递给后代,由此柑园的发展远超经济功能,更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生动诠释了传统村落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紧密联结与文化赓续。

“净乡服务队”到茶枝柑园实践

茶枝柑的特写照

俯拍茶枝柑园

落实“百千万工程”,文创设计促发展

净乡服务队以黎塘碉楼文化为核心,融合张瑞芬航空事迹与碉楼建筑特色,兼顾当地柑橘产业,打造兼具立体场景还原、互动工艺设计的冰箱贴与亚克力立牌文创,通过文化创新与解码,让侨乡记忆与女飞行员精神以可触摸的形式融入日常,成为传播恩平文旅的移动文化窗口与微型展厅。

净乡服务队在调研中既见证了传统文化的创新突围,也发现了文创产业对文化传承的赋能价值,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青春思考与实践可能。

亚克力立牌文创设计

文化广场冰箱贴设计

文化广场冰箱贴设计底稿

“净乡服务队”将以流传至今的宝贵精神文化为坐标,把调研实践的触动转化为奋进动力,在“百千万工程”的实践中躬身力行,挥洒汗水。以当代青年的科学文化素养,既传承发扬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也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活力,让理想信念在基层沃土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黎塘碉楼文化广场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冼文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