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周洋 韩佳怡) 为推动禁毒教育进社区,集美大学“青春有你,绝不'毒'行”实践队于7月8日下午3时走进江华社区居委会,以“禁毒宣讲+互动游戏+考核评估”模式开展禁毒教育活动。互动游戏以“禁毒粘土制作”和“B站沉浸式体验”为重点,通过颇具创意性、实操性和互动性的情境创设,寓教于乐,带领青少年在实践中筑牢禁毒意识。以宣讲穿插问答和活动结束采访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估。
理论筑基:揭开毒品虚伪面纱
活动伊始,实践队宣讲员围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主题,简单介绍了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以及常见毒品种类有冰毒、鸦片、摇头丸等。孩子们对于“毒品是什么?”“毒品有什么危害?”“吸毒的方式有哪些?”等问题做出积极回答,现场气氛活跃。宣讲员随即引入新型毒品概念,结合生动的视频素材,向孩子们普及新型毒品复杂多变的伪装方式。对于视频中,新型毒品变身为“巧克力”、“奶茶”、“邮票”等常见的生活用品,孩子们惊呼阵阵,他们表示今后不仅要在正规场所购买物品还要提高警惕仔细甄别。
讲解员科普禁毒知识 陈静雯摄
粘土描毒:捏住毒品多变伪装
在禁毒粘土制作活动中,实践队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粘土材料及毒品模型,引导孩子们观察并发挥想象,进行毒品粘土制作。小男孩用棕白粘土仿制了魔幻蘑菇;女孩制作了老鼠样式的毒品模型,并向大家讲解:“单独看它的外表,你就会因为它很可爱,被它迷惑,就有可能因此沾上毒品。”她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分享她认为可能出现的新型毒品伪装。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孩子们进一步加深毒品伪装性的认识,增强日常生活中毒品的辨别及预防意识。
志愿者引导男孩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黏土作品 陈涛摄
迷雾识毒:沉浸体验吸毒悲惨结局
在沉浸式体验环节中,视频通过第一视角增加参与感,体验感。实践队成员播放视频,并在关键抉择节点向孩子们抛出抉择机会。在三叔吸毒被发现,三婶要求不要报警的情况下,孩子们在“心软放弃”和“坚持报警”两个抉择中,坚决选择后者。在面对朋友请求自己帮忙传送不明物品时,孩子们也能大声说:“拒绝他!” 从台球馆中,对朋友的不知名食物大声说出:“不要吃!”“拒绝他!”,到朋友聚会中,对所谓新朋友递过来的东西大声说:“不能吃!”“我知道这个是笑气!”,孩子们真正走入剧情,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了自己的毒品防范意识。
志愿者播放沉浸式体验视频 陈静雯摄
孩子们积极举手参与选择 王钰鸿摄
禁毒教育基地参观:深入了解构建禁毒知识体系
实践队成员同孩子们一起前往湖里区禁毒教育基地。在基地讲解员的专业引导下,学生们系统学习了我国禁毒历史、毒品种类及其危害。在VR体验区,学生们戴上设备,模拟感受吸毒后产生的幻觉、身体机能衰退等不良反应,现场不时发出“毒品太可怕了”“吸毒会让家庭破碎”等感慨。这种科技互动方式让禁毒教育更加直观深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防范意识。实践队队员表示,此次参观不仅让学生们认清了毒品的危害,更帮助他们树立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正确价值观。
讲解员为孩子们讲解毒品的分类 王钰鸿摄
孩子通过VR体验毒品的家庭危害 王钰鸿摄
“青春有你,绝不‘毒’行”实践队秉持“禁毒宣讲+互动游戏+考核评估”三位一体方针,通过创意性、实操性的情景创设,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互动中实现从“认知”到“拒毒”的意识提高。实践队将继续禁毒宣传工作,为厦门市禁毒工作注入青春活力。
图为集体合影 陈静雯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