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红帆”突击队的队员们化身科普小讲师,在赤坎新江社区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菌类知识科普活动。通过互动问答、视频讲解和趣味游戏等形式,队员们带领孩子们探索菌类世界的奥秘,也重点强调了野生蘑菇的食用风险。
(图为队员播放PPT给孩子们科普 江雅玲摄)
活动中,队员们从多个角度展开科普。队员们通过互动游戏引导大家认识蘑菇特性,纠正“颜色鲜艳的蘑菇一定有毒”的常见误区,举例说明像橙盖高这样颜色鲜艳的蘑菇其实可以食用,而像部分灰白色、纯白色的鹅膏菌反而是剧毒的;队员们聚焦食用安全,明确指出普通人难以仅凭外观辨别蘑菇是否有毒,只有经过专业人士确认的蘑菇才可以食用,随意食用野生蘑菇易引发中毒,并分析了“银器能验毒”“虫子不吃的蘑菇无毒”等错误观念。
队员们还通过视频介绍等生动形式更加详细的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蘑菇。例如,真菌孢子的特性——直径仅3-10μm,肉眼不可见,但数量极多,一天内一种成熟菌类可释放超100万孢子,或主动释放,或借风、动物传播,让孩子们了解到人类生活在“真菌孢子的世界”中。同时提到全球大部分生物菌存在于地下,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结构,对生态系统影响重大。
(图为队员孩子们认真聆听 江雅玲摄)
活动最后,队员们通过开展问答环节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巩固知识。此次活动不仅普及了菌类知识,更让孩子们树立起“不随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的安全意识,为饮食安全增添保障。 (通讯员连佳怡)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连佳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