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5日讯(通讯员 赖赟祺)2025年7月4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瑞火照于途社会实践队奔赴江西瑞金,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先后走进列宁小学旧址、红井景区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并以红色歌曲诵读活动传递青年信仰之声,在实践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实践首站,团队抵达列宁小学。斑驳的土坯墙、简陋的木制桌椅,还原着苏区时期“创造大规模的教育,是苏维埃文化政策的重要任务”的历史场景。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到,这所创办于1933年的学校,不仅承担着教授工农子弟识字读书的职责,更通过“红色课本”“革命歌谣”等特色教学,在孩子们心中播撒革命火种。队员们围坐在教室旧址,聆听讲解员讲述当年师生一边学习一边支援革命的故事,触摸墙壁上残留的标语,深刻体会到“教育为革命服务”的深刻内涵。
▲图为队员在聆听讲解员讲解 佟汶锜摄
循着蜿蜒的石板路,团队来到沙洲坝红井景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在绿荫下熠熠生辉。1933年,为解决当地群众饮水难题,革命先辈带领干部群众共同开挖了这口水井,彻底改变了沙洲坝“十室九空旱沙洲,人无水喝愁白头”的困境。队员们俯身汲水,清澈的井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指尖触碰凉意的瞬间,仿佛跨越时空与革命先辈对话。“红井不仅是一口生命之井,更是党群连心的象征。”队员小王在参观笔记中写道,“这汪清泉流淌的,是共产党人始终为民的初心。”
▲图为队员在红井前合影 实践队员摄
当日下午,一场以“歌声里的红色记忆”为主题的诵读活动在红井广场热烈展开。《唱支山歌给党听》《十送红军》等红色歌曲的合唱响彻广场,悠扬旋律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当“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的歌声响起时,队员们还与游客互动教唱,现场气氛热烈,红色精神在歌声的传递中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队员在麦田合影 实践队员摄
从列宁小学的红色启蒙教育,到红井边的鱼水深情,再到用歌声致敬革命岁月,我们不仅完成了一次红色足迹的追寻,更深刻理解了‘传承’二字的分量。”此次瑞金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对这段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大家 更深刻的了解到了革命先辈在艰难环境中为人民谋福祉的 历史。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 实践为契机,把红色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长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 自己的力量。
供稿:赖赟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熊婉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