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火照“于”途实践队红井行: 饮水思源忆初心

发布时间:2025-07-06 00: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熊婉君   阅读 3.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5日讯(通讯员 樊雨辰讯)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瑞”火照“于”途实践队于7月4日赴江西瑞金红井景区开展研学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沉浸体验与集体合唱,深刻感悟“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苏区精神。

穿过叶坪革命旧址群的青砖院落,实践队员们在何叔衡同志旧居前驻足。泛黄的入党誓词、磨损的煤油灯等文物,无声诉说着这位中共一大代表的赤诚信仰。“临危一剑不返顾,衣冠何日葬梅花。”谢觉哉曾赋诗表达殓葬何叔衡的愿望,然而只找到了何叔衡的眼镜架、砚台等遗物。他的忠骨,早已融入他挚爱的土地。而这片土地,正以一片繁荣与生机,告慰着他不朽的英灵。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在何叔衡同志旧居听讲解/佟汶锜摄

穿过青石板路,实践队跟随讲解员来到列宁小学旧址。墙上悬挂着当年手写的科目课程和班级纪律,革命年代的朗朗书声似在耳畔回响。队长感慨:“革命前辈在战火中的坚持解决了‘小孩子上不了学的问题’,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强国’的传承。”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在列宁小学旧居听讲解/佟汶锜摄

中午,队员们抵达核心景区,红井井台旁“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石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来沙洲坝后,发现这个地方的群众饮水非常困难,为免群众长期饮用脏塘水,便实地勘察和调查地下水源。9月,干部、红军官兵与当地群众一道开了这口井,解决了“群众没有水的问题”。随后,大家依次用红井水洗手、轻抚头顶,寓意传承“鸿运当头”的革命福泽。井水清冽甘甜,就像党和人民的感情一样纯净。现场不少游客也加入体验队伍,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在红井旁洗手/韩颖摄

活动尾声,全体队员在香樟树下齐唱《吃水不忘挖井人》,苍劲的树冠投下片片绿荫,悠扬的歌声旋律在旧址上空回响。这既是红色教育的实践课,更是新时代青年的宣誓仪式,红井精神将激励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贡献力量。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在樟树下合唱/黄艺摄

供稿:樊雨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熊婉君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0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