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7日讯(通讯员 白宝宇 林圣城 陈发炘)7月5日上午9时,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赴诏安县四都镇果粮间作助农实践队深入漳州市诏安县四都镇西峤村村委,紧密结合专业特色与乡村实际,面向不同群体开展多层次理论宣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图为实践团队员与当地青少年合影留念
针对当地农户发展需求,实践队员陈发炘系统阐释了共享农业模式。宣讲内容聚焦共享经济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详细解析了如何通过整合土地、农机、技术等闲置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拓宽市场渠道的核心价值。实践队队员结合西峤村农业资源,运用方言与典型案例,引导农户思考通过共享模式盘活生产要素、形成发展合力的可行性,为探索增收途径提供了理论参考。▲图为实践团队员陈发炘对农户进行共享农业宣讲
面向村内青少年群体,实践队员白宝宇与华欣怡精心组织了耕读学堂活动。课程设计融合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知识体系,结合身边的实例,并通过理论传播耕读文化的内涵,使青少年在实践参与中深刻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训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知农爱农的价值观念。▲图为队员进行耕读文化内容分享与学生听课场景
为普及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实践队员公俊凝、王佳颖面向青少年开设智慧农业专题课程,将前沿农业科技原理转化为具象认知。队员陈发炘利用小型无人机与青少年展开互动,青少年在互动实践中直观感受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的变革力量,有效培育了关注农业科技发展的专业兴趣。▲图为队员进行智慧农业内容分享与学生互动
继理论宣讲、文化传承等活动后,开展创意扇子DIY课堂,以实践创新形式培育青少年美育素养,收获热烈反响。课堂上,实践队员提前备齐空白团扇、干花、环保胶水等材料,从扇子的悠久历史文化切入,以生动讲解激发青少年兴趣。随后,队员通过规范示范,引导青少年开启创意之旅:巧妙运用花瓣、叶片进行自然拼贴;活动过程中,青少年们热情高涨,充分释放想象力与创造力,诞生出一把把独具匠心的艺术作品。此次创意扇子DIY课堂,不仅锻炼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更让美育理念扎根于乡村青少年心中,为乡村美育发展注入新活力,展现了实践队结合园艺专业特色、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作为。▲图为队员们开展创意扇子DIY课堂
从最初站在讲台上紧张到忘词,到后来能自如地用‘庄稼话’解读政策,实践队员们的蜕变藏在被汗水浸湿的队服里,藏在群众竖起的大拇指中。这场实践教会他们的,不仅是如何讲好理论,更是如何用青春的肩膀扛起“为民服务”的重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发炘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