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变身“新农人”,直播间开到踵头村

发布时间:2025-07-05 04:1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佳琦、许华琦   阅读 1.7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出征出发

为积极响应广东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战略部署,在清远市团委、清城区团委的指导下,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数字商贸学院“粤味领航,数智兴农”突击队师生共18人于7月2日正式启程,奔赴清远市源潭镇踵头村,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运用电子商务等数字商贸专业知识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出征前大合影

突击队一行受到村委热烈欢迎。在座谈交流中,源潭镇踵头村村委干部叶梓健详细介绍了该村农业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表达了对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期待,希望突击队能深入挖掘乡土价值,运用创新思维和数字技术,宣传推广当地优质农产品,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为到达踵头村村委

聚焦实践核心任务,突击队各小组抵达后迅速投入工作,多项任务齐头并进:

产业一线摸底:脚踩泥土,问需于农

为精准把脉踵头村特色养殖业的发展脉搏,突击队产业调研组甫一抵达,便顶着炎炎烈日,直奔村内颇具规模的乌鬃鹅养殖基地。踏入养殖场,队员们细致观察鹅舍环境、现代化养殖设备的运作情况,认真记录鹅群规模、生长周期、饲料配比等关键信息;深入交流环节,队员们围坐在养殖户身边,虚心请教,从鹅苗选育、疫病防控的日常管理,到成本控制、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压力,再到品牌打造、销售渠道拓展的迫切需求,一一详细询问、倾听记录。养殖户老谭感慨道:“大学生们问得很细,连养殖户发愁鹅粪资源化利用的难题都关注到了。” 厚厚的调研笔记上,不仅记录着详实的数据,更承载着养殖户们最真实的期盼与困境。这些沾着泥土气息的第一手资料,为突击队后续量身定制电商推广方案、品牌故事挖掘以及探索深加工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精准的发力方向,目标直指提升乌鬃鹅产业价值链,实现从“养得好”到“卖得俏”的转型升级。

▲图为在养殖场调研

红色基因寻访:聆听岁月,薪火相传

与此同时,肩负挖掘乡村文化根脉使命的红色文化调研组,穿梭于踵头村的青石板巷与农家院落。队员们怀揣敬意,叩开老村民的家门。调研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红色基因早已融入这片土地的血液。此次寻访,不仅是为梳理一份详实的红色资源清单,更是为探寻其时代价值——思考如何将这段厚重的历史与踵头村的生态旅游线路设计相结合,如何将红色精神融入“乌鬃鹅”等农产品的品牌文化叙事中,从而激活沉睡的红色资源,使之成为驱动乡村文化振兴、凝聚人心、提升乡村品牌内涵的澎湃精神动力。

▲图为与村民进行访谈

直播实战首秀:田间开播,“鹅”立潮头

直播组队员抵达后迅速行动,于当日下午即开展了首场助农直播,直播间就设在了养殖场,将镜头对准清远地理标志产品——乌鬃鹅。队员们精心准备,如数家珍般向观众介绍其“黑喙、黑鬃、黑脚”的独特外形、紧实鲜美的肉质特点以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保障。镜头巧妙切换,带领线上观众“云参观”绿树环绕、水清草丰的生态养殖环境,展示鹅群自在嬉水的健康状态。指导教师全程现场指导,协助把控直播节奏、优化话术表达、应对实时互动,确保首场直播取得良好效果,以实际行动开启“数智兴农”助力特色农产品的新篇章。

▲图为在养殖场上直播

据了解,此次“粤味领航,数智兴农”突击队由学院骨干教师带队,成员涵盖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等多个专业的优秀学生。实践期间,突击队将持续深化上述调研成果,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合作社及涉农企业,精准对接农产品数字化营销需求。通过搭建电商平台、策划品牌推广方案(特别是针对乌鬃鹅等特色产品)、开展直播技能培训、以及探索红色文旅融合推广等具体举措,着力推动“粤味”农产品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并助力乡村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

队员们表示,将珍惜此次宝贵的“社会大课堂”机会,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用青春智慧和数智力量书写服务乡村振兴的新篇章。突击队后续将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分享实践进展与成果,生动展现数字商贸赋能乡村发展的积极探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佳琦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57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