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部星火实践队:饱览指画风华,赓续非遗匠心

发布时间:2025-07-02 22:0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欣月   阅读 2.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网武汉7月2日讯(通讯员 胡欣月 许愿) 为探寻指画艺术精髓,设计更具文化深度的非遗传承课程,今日,外国语学部星火实践队走进虞小风指画博物馆开展调研。活动中,队员与指画传承人虞小风大师深入交流,聆听创作心得与传承故事。大师现场展示独特技法,并指导队员体验创作,助力队员将指画魅力转化为课堂语言,以青春力量推动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在指画博物馆门前合影。余依曼 供图

沉浸式观展:领略指尖艺术的独特

走进这座独一无二的虞小风指画博物馆,暖黄的灯光温柔地倾泻而下,与古朴雅致的展陈设计相得益彰。队员们仿佛踏入了一个梦幻般的艺术世界。博物馆内,虞小风大师的百余幅纸画作品有序陈列,每一幅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似在无声地诉说着指尖艺术的奇妙。

图为虞小风大师为团队成员介绍作品。徐雅雯 供图

这些作品以手指为灵动的画笔,以墨色为绚烂的诗韵。画作笔触洒脱不羁,极具艺术感染力。娇艳的荷花,花瓣纹理清晰,仿若带着清晨的露珠;展翅的禽鸟,羽毛根根分明,眼神锐利而灵动。但与传统国画依赖笔墨不同,这些作品全凭指尖的精妙控制与独特表现力完成。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大师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及数十年如一日锤炼出的精湛技艺,令在场队员赞叹不已。

图为虞小风大师的部分作品。许愿 供图

深度对话大师:感悟非遗传承的坚守

参观结束后,虞小风与实践队队员们围坐在一起交流。现场氛围轻松融洽,问及创作作品的初衷时,大师以窗外绿植为例,道出“艺术源于生活。”的真谛。他坚持多年如一日观察自然万物,从不同时段荷花的姿态变化中捕捉灵感,将自然神韵巧妙融入指尖创作。

▲图为虞小风的荷花作以及博物馆中的荷花。余依曼 供图

在讲述指画传承时,大师眼中满是自豪。历经三代传承,从父亲虞一风先生在艰苦条件下奠定基础,到自己深耕不辍,再到儿子积极探索创新、孙女懵懂起步,家族传承从未间断。指画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成为凝聚家族情感、承载文化使命的纽带。然而,大师也坦言,在快节奏生活与多元文化冲击下,指画因学习周期长、难度大面临传承困境。但即便如此,他们一家仍坚定地守护这门艺术,这份决心与坚韧深深触动了在场队员。

▲图为团队成员了解指画的传承。周银钰 供图

当被问到指画对他个人的意义时,虞小风大师神情变得庄重而深情。他坦言,成长过程中,指画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家族情感的纽带。如今,看着儿子、孙女投身纸画创作,他深刻感受到,指画早已融入血脉,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承载着厚重的家族记忆与文化使命。

▲图为虞小风大师为团队成员讲述个人成就。许愿 供图

赋能非遗课堂:以青春之力传承文化薪火

指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蕴含着传统绘画神韵与独特艺术表现力,却在时代浪潮中面临消逝风险。虞小风大师一家三代的坚守,为非遗传承树立了榜样。此次调研,为实践队设计非遗传承课程提供了丰富灵感与方向。队员们将以调研收获为依托,计划通过公众号宣传的形式,扩大指画艺术影响力,让更多人领略这一非遗技艺的风采,助力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此次参观调研,为外国语学部星火实践队设计非遗传承课程注入全新灵感。队员们将以调研收获为基石,精心设计沉浸式创作互动环节,在面向小朋友的指画课堂中,通过故事化讲解、多感官体验等形式,将指尖非遗的魅力生动传递。同时,队员们还计划制作多语种宣传视频、举办线上线下展览,让更多人领略指画艺术,以青春力量推动非遗文化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胡欣月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