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谦和礼让精神穿越时空,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焕发新生。近日,安徽中医药大学"六尺巷基层治理创新研究"课题组深入安徽省马鞍山市多个社区展开实地调研,探寻传统智慧与现代治理的融合之道。
图为团队成员在马鞍山市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3月中旬,调研团队先后走访马鞍山市雨山区半山花园社区、花山区金瑞社区等基层治理示范点。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观察、入户访谈等形式,重点考察了"小巷管家""邻里议事厅""和事佬调解队"等特色治理模式。这些以"和合"理念为核心的创新实践,将六尺巷文化中的"谦让""共商"精髓转化为化解社区矛盾、凝聚居民共识的有效机制。
在拥有2.3万居民的半山花园社区,调研组见证了"三事分流"工作法的落地成效。"通过大事政府办、小事社区办、私事自己办的分层治理,我们年均调解邻里纠纷同比下降40%。"社区党委书记唐成云指着墙上"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书法作品说,"六尺巷故事是我们调解工作的'活教材'"。
调研发现,当地创新打造的"社区微法庭"成为亮点。法官驻点与社区调解员协同工作,通过"情、理、法"融合调解模式,近三年成功化解物业纠纷、房屋改建矛盾等基层治理难题300余件。"既要守住法律底线,也要传承'让他三尺'的智慧。"花山区法院法官李娟在座谈会上分享案例时强调。
研究团队还注意到数字化赋能的治理新趋势。金瑞社区开发的"巷里亲"小程序实现"线上议事+线下调解"联动,居民通过"随手拍"功能上报问题,系统自动生成"和解建议方案",累计处理公共事务协商事项1200余件,办结率达97%。
夜幕降临,调研组结束最后一站走访时,金瑞社区文化广场正上演居民自编的《新六尺巷》情景剧。剧中因停车位引发的现代邻里纠纷,在"议事会"调解下重现"各退一步"的温暖结局。传统与现代的交响中,"基层善治"的生动答卷正在这片热土上续写新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任欣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