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幕时分的光辉印记 ——据张秋人烈士生平所记

发布时间:2025-02-21 17:29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王艺茜   阅读 1.6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张秋人(1898-1928),名有标,学名慕翰,字秋人,浙江省诸暨市牌头镇同文村人。张秋人是第三任浙江省委书记,毕业于省立一师,曾任黄埔军校的教官。1927年,在组织派他从广州来杭州工作之前,曾和同事戏言:看来,这头是要砍在杭州了。1931年11月,毛泽东同志曾深情地怀念说:“张秋人是个好同志,好党员,很有能力,很会宣传,很有群众基础,可惜他牺牲得太早了!”

危难关头彰智勇

1927年7月,武汉政府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张秋人遭到通缉,经历曲折后悄然回到上海。张秋人暂且住在上海有恒路一号蔡叔厚同志家中,不久就去到党中央宣传部工作。1927年9月27日,浙江省委被敌人破坏,中央决定派张秋人去担负省委工作,整理党组织。张秋人针对此事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他曾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而杭州熟人颇多,尤其是黄埔学生居多。每一步都如同行走在刀尖之上,随时可能面临牺牲的威胁。然而,他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欣然接受党的任务,踏上了前往杭州的征途。行前对友人风趣地说:“看来,我的头要砍在杭州。”当晚,张秋人就在皮市巷嵊县会馆召开在杭州市的党员活动分子大会,改组了原省委,成立了新省委。次日,张秋人即被选为省委书记兼宣传部负责人。

1927年9月29日上午,他约了几位同志和其爱人一起到西湖划船,路经湖滨,迎面遇到了黄埔第五期两个反动学生,互相招呼了一下,张秋人未作必要防范。而后船到西冷印社又遇见次二人,直至转到刘庄,这两个反动分子尾随而去,并且露出了狰狞的面目,要张秋人到黄埔同学会去讲话。而其他同志看情形不好,都先后下船。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机智与冷静,张秋人跳上船,对其爱人用英文讲话:“遇着危险了,但不要慌张。”说完了这几句话,敌人也立即上了船,张秋人一面与他们说理,一面脱去长统皮鞋,对其爱人说:“快设法把旅馆的文件烧掉”,说完就跳下了西湖,并且将随身携带的机密材料深深踩入湖底的淤泥之中。张秋人原设想杀死这两个反动分子,但不成想湖水很浅,而湖底泥深,其身着西装,游不动即被敌人令船夫捞上来,并捆绑起来,先后押往黄埔同学会(旧八旗会馆地址)、拘留所,最后送入杭州浙江陆军监狱。敌人将他扣上手铐脚镣,单独关押起来。

在纷乱中,其他几位同志与其爱人乘机逃离,敌人刚巧搜查其二人住所,幸而徐同志与其爱人互不相识,党的文件没有落入敌人手中,从而确保了党的机密得以保全。

播撒真理化群星

在狱中艰难的环境下,张秋人依旧心系外界的党组织工作。他巧妙地利用前来探监的同志和具有进步思想的看守,秘密传递纸条,指导着监外党组织的各项工作。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地在狱中发起组织,将狱中的同志们团结起来,共同读书学习,激励大家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在张秋人的悉心指导和热情鼓舞下,狱中的学习氛围异常浓厚。同志们渴望知识的热情如同干渴之人对于清泉的向往,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让外面的同志悄悄地带进一些被视为“禁书”的宝贵学习资料,以此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强斗争的力量。

据当年和张秋人同狱的薛暮桥回忆:“张秋人在狱中每天读书五六小时,而且要我们跟他一起读书,还天天督促我们。他说:‘共产党员活着一天就要工作一天,在牢房里不能革命,就要天天学习。’我原来初中没有毕业,就是受了张秋人的教育后,在敌人的监狱里,读了马列的经典著作,政治经济学,还学了英文。”“每天晚上灯光很暗,张秋人为我们讲革命史,从法国革命讲到巴黎公社,何人何事,连年月日都记得很清楚。”据当时同牢的江圣堂回忆说:“张秋人,坐牢还是很乐观,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有时还和同牢的同志一起演《捉放曹》,当作文娱活动。”从此浙江陆军监狱成为狱中共产党人的“监牢大学”。

在张秋人的积极引领与鼓舞下,尽管狱中的岁月异常艰辛,但难友们却洋溢着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风貌。他们不仅对革命事业终将胜利的信念更加坚定,而且面对敌人时,斗争的决心也愈发强烈。

英勇就义昭日月

1928年2月8日,张秋人和薛暮桥同志正在下棋,突然间,一阵急促而冷酷的敌人传呼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张秋人开庭”。张秋人深知自己已迎来了生命的终章,他镇定自若地整理了一下衣衫,步伐稳健地走出牢门。在那一刻,他轻轻地摘下那副承载着无数日夜奋斗的近视眼镜,将其赠予了一位对革命抱有深切同情心的进步看守,以此作为一份无声却意义深远的告别礼物。随即大声向牢房里的同志们讲:“同志们,今天要同你们分别了,你们继续努力吧!”并高呼:“共产党万岁!”难友们含着热泪,跟着张秋人唱起了雄壮的《国际歌》。

敌人把张秋人押送到法庭上。法官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张秋人嘲弄地大声回答:“老子张秋人,今年三十大寿!”说罢,张秋人猛然间一个箭步向前,迅猛地抓起法官桌上沉重的朱砂砚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之力,向法官的头部狠狠挥去。法官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吓得魂飞魄散,虽然凭借着本能的反应侥幸避开了这致命一击,但这一举动无疑如同巨石投湖,瞬间在法庭内掀起了轩然大波,秩序瞬间崩溃。而那些原本趾高气扬的敌警们,被张秋人这英勇无畏的一击惊得目瞪口呆,仿佛被定住了一般。片刻之后,他们才如梦初醒,慌乱中蜂拥而上,颤抖的手指几乎无法握紧武器,只是徒劳地试图将张秋人强行推向刑场。然而,张秋人却如同猛虎下山,奋力挣脱了刑警们的桎梏,发出爽朗的大笑。他昂首挺胸,步伐坚定而豪迈,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敌人的心脏之上,向着刑场大步走去。

他一次又一次地高呼:“马克思列宁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必然成功万岁!……”随着雄壮激昂的口号声,党的优秀儿子张秋人身受几处枪弹而英勇地牺牲了。

1931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江西瑞金时,曾对钱希均同志非常惋惜地说:“张秋人是一个好同志,好党员,很有能力,很会宣传,很有群众基础,可惜他牺牲得太早了!”

钱之光同志也曾为张秋人同志题词。

张秋人烈士,在生命的尾声,以一种近乎诗意的姿态,将个人的英勇与智慧,编织进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篇章之中。他以一种近乎神圣的姿态,将生命化作革命的号角,响彻云霄。他的牺牲,绝非尘世的终结,实则是另一段历史洪流的汹涌开端,犹如暗夜之后,必将破晓的曙光。他的革命口号,如同穿越时空的低语,虽轻柔却坚定,终将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追寻那片他曾用生命誓死捍卫的理想之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艺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2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