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2月21日讯(通讯员 苑博涵)为赋能“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年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和“一线的专业课”,中国民航大学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中国民航大学 2025 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民航大学“民航骄子传文脉,桑梓归人讲故情”实践队队员张欣怡同学寒假期间实践调研非遗楚香并来到了盘龙城遗址。两者都属于武汉的文化瑰宝,共同反映了武汉地区从古代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历程。楚香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和文化内涵,与盘龙城遗址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相互映衬,共同丰富了武汉的历史文化内涵。
楚香,是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中国天然香,以恭敬礼仪为呈现祀先供祖,怡养情志。荆楚大地植被丰富,楚香正是运用道地香药材,依据古法配伍,气息清雅独特,自成体系。
楚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荆楚大地,当时就有“五月蓄兰,为沐浴”的习俗,楚人通过熏烧、佩带、熏浴、饮服等方式,利用芳香植物达到香身辟秽、防疫避邪的效果。《楚辞》中关于香草的丰富记载,更是构筑了楚香独特的文化体系。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将楚香的日常使用与品德修为紧密相连,使得楚香成为修身养性的必备佳品。
香气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有着养生功效。汉代,熏香养生的理念兴起,为香文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自此,中国香文化与中医药深度融合,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韩氏楚香制作技法,依据香药同源原理,将生活中的时令花草、废弃果皮、常见药材、日用香料等天然香物收集起来,通过家传的独特技法精心炮制、巧妙配伍。再以熏、焚、灸等方式,达到净化空气、安顿身心、防病祛疫的效果。
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较大、出土遗存较为丰富的城邑遗址,也是武汉城市文明的源头。盘龙城遗址于1954年被发现后,发掘了城址、宫殿等大型建筑及多座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有数百件青铜盘龙城遗址的发现,揭示了夏商文化在长江流域的传播与分布,为研究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研究发现盘龙城对南方地区融入以夏商为中心的华夏文明系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器、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遗物。
盘龙城遗址是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中原文化向南扩张、在长江流域形成的中心城市,反映了以夏商王朝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在长江流域的发展。研究表明,盘龙城在延续的300多年里,一直都保持着与郑州地区文化的同步更新,显示出二里岗文化时期中原王朝对南方的强势控制。
盘龙城遗址是一处远离都城的大规模铸铜遗址,不仅是商王朝南下的军事据点,而且是有独立青铜器铸造的地方中心。盘龙城遗址是商代统治者经略南方的一座重镇,盘龙城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具有学术意义。它揭开了商代南方长江流域考古的篇章,对加强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的认识和全面复原商代史实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苑博涵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