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领袖足迹,逐梦乡村振兴——福建中医药大学“荷香致远,逐梦建莲”实践队赴建宁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1-25 13:36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胡俊灵、郑梦婷、王睿、黄晶晶、曹洪铨、陈少峰、陈涵菁、李宇鸿 蔡林鹏、陈达鑫、曾建伟,林珊   阅读 1.8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福建省建宁县作为革命苏区之一,不仅红色故事多、遗迹多,而且革命先辈多,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红色印记熠熠生辉。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提出“三个不要忘记”:不要忘记老区,不要忘记老区人民,不要忘记“五老”和这些革命老干部。

建宁县还是“中国建莲”之乡,拥有“世界最大的梯田莲海”和福建省最大的赏荷精品景区,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作为当地支柱农产业的莲子,粒大饱满、圆润洁白、色如凝脂,具有养心安神、补脾益肾等功效,是福建省特色出口农产品。

建宁县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莲产业体系,更是一片历史悠久的红色沃土。为助力建宁县谱写“红+绿”产业融合发展新篇章,赋能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1月14日—16日,来自福建中医药大学的“荷香致远,逐梦建莲”实践队于寒假前往福建省建宁县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将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莲产业发展相结合,焕发建宁产业生机,点燃乡村振兴引擎,在实践中追寻领袖足迹,体悟红色文化,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探寻苏区印记,传承红色基因】

建宁,这座承载着千年沧桑的古城,同时也是一座被革命烽火洗礼过的红色圣地,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实践队跟随习总书记的脚步,来到西门莲塘和反“围剿”纪念园,探索建莲红色文化源头,聆听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感受红军长征艰辛历程,体悟红军精神的思想内涵。

在西门莲塘,实践队成员静静聆听着“百口莲塘吐清香”的历史回响,感受着军民间鱼水般的深情。踏入建宁县反“围剿”纪念园,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承载着红军战士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以及军民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西门莲塘的红色记忆,以及珍藏在纪念园内的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军民同心,众志成城,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真实写照,全方位展示了反围剿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实践队员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政大课堂。

图为实践队于西门莲塘合影

图为实践队于反“围剿”纪念园参观珍贵“收条”

【赓续红色血脉,筑梦莲业振兴】

实践队走访了建宁县莲子科学研究所,实地了解了建莲新品种选育及推广情况。在魏英辉所长的介绍下,实践队了解到“要种好莲子不是简单事”。莲子的单个种植周期需施肥5至7次;需以一年为周期实行轮作,以此保持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侵袭。

图为实践队于建宁县莲籽科学研究所学习

随后,实践队走访了建宁莲子科技小院,公司总经理兼小院依托企业负责人冯银英详细向实践队一行介绍了文鑫莲业创办过程,所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产品品牌打造。文鑫莲业围绕企业提质增效,联合数十名知名行业专家教授,建成全省第一个“建宁莲子科技小院”,助力莲产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图为实践队于建宁莲子科技小院参观

为更好了解建莲加工生产全过程,实践队来到聚源融汇实业有限公司加工厂房,实地参观体验建莲加工生产各环节。实践队了解到:制作干莲要严格地经过六道工序:采收、脱粒、去壳、撕膜、通芯、烘烤。工厂运用莲子脱壳机、自动烘干机等全电智能烤莲技术轻松实现莲子剥皮与烘干。

图为实践队在加工厂房参观莲子去皮通心一体机运作过程

实践队队员还亲身体验莲子通心、称重分装等环节。

图为实践队体验莲子通心加工环节

最后,实践队一行走访了建宁团县委,与建宁团县委有关领导就建莲产业的痛点问题进行了亲切的座谈交流,包括生产环节中的技术瓶颈、市场推广的困难以及人才引进的需求。通过这一系列讨论,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希望通过创新项目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助力建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图为实践队于建宁团县委合影

【健康科普进乡村,医心为民助振兴】

实践队邀请建宁县莲籽科学研究所魏英辉所长共同深入种植一线,下沉田间地头,仔细察看了莲田情况,针对冬季莲田的防寒防冻知识进行了交流宣传,科学指导莲田防寒抗冻工作,帮助农户防低温、保生产。

图为实践队于高家岭育种基地学习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当地村民健康意识,实践队邀请福建农林大学吴德峰教授,赴高峰村开展“中草药与健康养生”科普讲座。讲座上,吴教授生动讲述身边中草药资源的丰富性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并与村民们积极互动。

图为吴德峰教授于高峰村开展科普讲座

同时,实践队成员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协同高峰村卫生所,为当地村民量血压,艾灸、耳穴压豆等,并发放中医养生茶饮,现场介绍了莲的药用价值及在高血压防治方面的独特功效,并为当地村民带去了多元技术赋能建莲产业生态循环发展的新理念。

图为实践队于高峰村开展健康医疗服务

红色基因的传承、田间地头的研习、深入基层的交流,中医药文化的弘扬……本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行走的思政课,更是福中医学子青春与建宁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未来,实践队将继续聚焦建宁莲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发挥专业特色优势,为建宁当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俊灵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63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