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6日讯(通讯员 黄顺月 )7月24日至31日,为了将优质的课程带给乡村的孩子们,让科学的种子播撒向乡村,展现青年对乡村孩子的关怀和社会服务意识,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蒲公英科技·教育传播团队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高尚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7天的支教活动。
在暑假放假之前,为了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团队成员决定了跟随蒲公英科技·教育传播团队去乡村支教。支教一直是团队成员大学以来的一个心愿,现在终于有了这个宝贵的机会,内心感到十分激动。
前往高尚镇的路上,晴空万里,碧蓝碧蓝的天空点缀着几片软绵绵的白云朵儿,就像晶莹剔透的蓝色宝石里镶嵌着白色的花边。车窗外的起伏连绵的山披着翠绿的外衣,显得格外的亮眼。满眼的美景,车上的团队成员舍不得眯眼睡过去,睁着眼睛期待下一场震撼人心的美景出现在眼前……
初到这片土地,面对的是一张张纯真无邪的笑脸和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孩子们的热情与质朴瞬间融化了团队成员的所有顾虑与不安。团队成员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责任,更是点燃希望、激发潜能的使命。支教的第一天,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才艺,团队成员与上一支支教团队组织学生准备文艺表演活动。文艺表演的内容丰富,有诗歌朗诵、个人独唱、班级合唱、舞蹈等。团队成员两支支教团队分工合作,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团队成员都忙得不亦乐乎。看到学生经过多次的排练,他们慢慢敢于展现自己的才艺,表演得更加自信起来了,团队成员也为学生的进步深感欣慰。
团队成员团队作为新来的支教团队,为了更好地和孩子们熟悉熟悉,更快地融入支教生活,也准备了科普表演秀,其中有掌中火、空气炮、伯努利吹气球等。当绚丽夺目的掌中火焰在团队成员手中燃起,空气炮的环形涡流烟圈吹倒了一排排的纸杯,孩子们惊叹:“这是魔法吗?团队成员也想玩!”表演完科普秀之后,团队成员邀请了孩子们上台来亲自体验科普秀项目,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排成了一串串长队,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下掌中火和空气炮的魅力。团队成员的科普秀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团队成员成为孩子们心中神奇的“魔术师”,也在小朋友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
图1 科普秀表演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蒲公英团队队员 摄
团队成员的支教团队秉承着“让科学传播到每一个角落”的理念,不断深入探究科学的奥秘,将优质的特色科普课程带给更多的孩子。正式上课的第一天,团队成员给学生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种子种植课,带领孩子们学习了不同种子之间的区别、如何种植种子以及如何给种子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并让孩子们亲自动手种种子,带他们进入种子的世界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技能,同时也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图2 学生种种子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蒲公英团队队员 摄
除了种子这样生动有趣的生物课程,团队成员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物理科普课程、民族文化特色课程、食品健康主题、体育健康等公共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遇到了不少挑战。由于孩子们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这要求团队成员必须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团队成员尝试将游戏、故事等元素融入课堂,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同时,团队成员也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作为一名物理师范生,最擅长的就是物理科普类的课程,课堂上团队成员不只是简单地科普物理的知识,而是围绕一个简单的教具,引导学生探索其中的奥秘,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简单的物理教具,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保护孩子们对物理奥秘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在《冲锋号角》的物理科普课堂上,团队成员以一个管乐器--“号角”作为课堂的中心展开课堂,引导孩子们思考号角的发声原理,探索关于声音的音调等物理知识。在制作冲锋号角的环节中,孩子们根据乐器的发声原理,成功地制作出了冲锋号角,吹着响亮的号角,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迫不及待地和其他的小伙伴骄傲地炫耀着自己的号角。物理的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晦涩难懂的,但是当团队成员将课本上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具体有趣的探究活动,更能激发孩子们对物理知识的探索热情。
图3 《冲锋号角》课堂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蒲公英团队队员 摄
虽然在支教的过程中,孩子们有时顽皮吵闹,但大多时候那么的天真烂漫,在他们的世界里总是充满着很多奇妙的想法,每次课间时间总是有孩子跑到办公室歪着机灵的脑袋问团队成员:为什么蜗牛的背上有小房子呢?为什么鸟儿有翅膀可以飞,但是鸭子也有翅膀却不可以飞呢?或者是心灵手巧的孩子给你送彩泥捏成的可爱的篮子和小手链。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很喜欢诗词的小孩,每当他背完一首诗词,总是迫不及待地到办公室背给团队成员听,跟团队成员分享他对诗词的理解,虽然他对诗人表达的感情理解还不是很深刻,但是却敢于表达他对诗词的看法,团队成员也不吝啬对他的夸赞,鼓励他在喜欢做的事情上继续保持热爱,不忘初心。
时光荏苒,转眼间,团队成员的支教生活已悄然接近尾声。回望这段既平凡又非凡的日子,心中充满了感慨与不舍。分别那天,孩子们眼睛也泛起了红圈,他们急切地问道:“老师你们明年还来吗?你们还会来教团队成员制作会飞的鸟儿吗?”总是内心万分不舍,但离别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磨砺,也许团队成员分别后缘分会让团队成员继续相遇。
图4 学生合影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蒲公英团队队员 摄
这次支教经历,不仅是一次对自团队成员能力的挑战与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成长。支教生活虽然艰苦,但它让团队成员收获了无尽的幸福与满足。团队成员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感受到了他们对团队成员的尊敬与爱戴。这些宝贵的经历将成为团队成员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团队成员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晴磊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