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通讯员 刘洋 潘旭东 李怡恒)2024年7月10日,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赴阿克苏市沙雅县“治盐先锋队”科技支农社会实践团赴阿克苏及兵团一师等地开展支农服务。
团队师生深入棉田,通过与农户和农技人员交流,以及对盐碱地棉田实地调查取样,潘旭东老师为大家科普讲解了目前影响棉花生长的主要障碍因素在于棉田土壤30-50cm土层粘重,透水透气性差,影响根系生长下扎和养分吸收,导致棉花抗盐抗逆性差。
在一师二团四连,团队师生与农户深入交流,帮助农户解决部分棉田前期棉花不长又不敢化控的疑难问题。对于盐碱较重且土壤粘重的的棉田,指导农户冬前深翻结合中耕,采用“滴水出苗、干播湿出”等田管措施,头水及苗期水施用黄腐酸等方式提升出苗及幼苗期抗逆性,为一播全苗打下基础。同时,建议农户重视化控促根系生产,减少“高脚苗”和多余“油条”,促进养分高效利用转化,降本提质增效获得高产。
为了让农户及实践团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实践技能,强化专业自信和服务三农本领。“三下乡”团队在沙雅县、阿瓦提县等多地开展了现场指导培训。实践服务团指导老师们亲自示范讲解棉花田间管理、水肥调控、盐碱改良等措施,耐心解答农户的问题,对于实践服务团大学生也是受益良多。成小平同学表示将积极探索改良盐碱土壤的方法,让广袤的土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王以豪表示要不忘专业初心使命,了解农民们的需要,积极参与到为三农服务中去。
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团队的师生们深刻认识到了盐碱地后备资源对于“中国碗盛中国饭”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为当地的农民提供更多专业帮助和支持,将“藏粮与技、藏粮与地”专业技能实践与行,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图片: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赴阿克苏市沙雅县治盐先锋队科技支农社会实践团
文字:刘洋 潘旭东 李怡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单岩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