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大城院学子暑期三下乡:扎根佳州大地 镌刻青春记忆

发布时间:2024-07-23 20: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王柏翔   阅读 7.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常馨月 李备)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微尘志愿服务队于7月10日到7月14日前往佳县佳南春苑社区进行了为期4天的支教活动。通过组织实践队员深入农村地区,为当地学生提供暑期学习服务,旨在提高农村学生的知识水平,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志愿服务队组织了多场别开生面的辅导作业与课外科普课堂活动。

初到佳县,实践队员被这里质朴的民风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在支教过程中,实践队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课堂体验。实践队员不仅耐心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实践队员们还与当地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在活动中,实践队员门采用一对一模式辅导各年级孩子们的学习,耐心倾听每一个问题,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答疑惑。这种个性化的辅导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实践队员不仅帮助孩子们完成了暑期作业,还针对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初一知识的预习指导。实践队员发现,尽管孩子们的学习资源有限,但学习热情却丝毫未减,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这种不畏困难、奋进向上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图为团队队员为学生讲解题目照片通讯员 马于婷 摄

此外,团队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普课程,如说好普通话、安全卫生教育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团队礼品兑换的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享受学习乐趣的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图为实践队员在进行课外科普通讯员 马于婷 摄

在四天的支教中,实践队员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辅导,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设了爱国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科学教学等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课堂上,团队成员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课后,实践队员与孩子们一起劳动、游戏,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支教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困难,实践队员会感到力不从心,但正是这些挑战和困难,让实践队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实践队员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活的过程。这需要实践队员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图为团队队员为学生讲解题目照片通讯员 马于婷 摄

回顾整个支教过程,实践队员深感收获满满。队员们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了教育公平的理念,为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的力量和希望。同时,实践队员也深刻认识到教育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支持,此次三下乡支教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此外,支教活动还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为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活动对其他乡村地区改善教育环境方面提供了有益启示,激发了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支教的感悟是深刻的、宝贵的,让实践队员更加坚定了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和决心,也让实践团更加珍惜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每一次交流和互动。实践队员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实践队员会继续努力、不断进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外辅导服务,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支教活动活动不仅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的光芒和成长的陪伴更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实践队员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用他们的智慧和爱心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全体合照 通讯员 马于婷 摄

图为全体合照 通讯员 马于婷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柏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4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