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大城市学院暑期三下乡:绿色净塑行

发布时间:2024-07-23 20: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王柏翔   阅读 7.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党珂欣董晓晓)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微尘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长张嘉怡与榆林市佳县团县委副书记康亚男沟通联系过后,实践团决定于7月12日、7月13日、7月14日前往榆林市佳县东方红文化产业园、白云山以及香炉寺感受佳县当地文化底蕴以及了解当地风俗。

图为佳县团县委副书记康亚男与实践队共同在东方红栈道通讯员 张文涛 摄

图为实践队员与佳县团县委副书记康亚男在东方红阁的合影通讯员 张文涛 摄

2024年7月12日,实践队前往东方红文化产业园。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发展红色旅游在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的号召,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深入挖掘东方红文化,使东方红文化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中共佳县委员会,佳县人民政府建设了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实践队员此次前往东方红文化产业园的东方红栈道。东方红栈道是连接沿黄公路与东方红广场的一条蜿蜒小道,站在东方红栈道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气势磅礴的黄河以及河对面的山西,一河之隔,将陕西与山西分隔开。从沿黄公路向上到东方红广场,一步一风景,一步一韵味,迸发着别样的魅力。俯瞰万里黄河逐浪东去,环视四周苍山引入云端,油然而生百般思绪,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浸润红色文化,感受革命先辈的奉献与心血,体会当地民俗民情,给实践队员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为实践队的三下乡之旅注入了灵魂。

图为实践队员登白云山时的身影通讯员 党珂欣 摄

图为实践队员在白云山山脚下的合影通讯员 常馨月 摄

2024年7月13日,实践队员前往榆林市佳县白云山。白云山,位于佳县城南五公里,山前黄河波澜壮阔,山上殿阁峥嵘,楼台林立,素以“关西名胜”“白云胜境”闻名于世,进入山门,犹入仙境,登山进香,如谒天神。集道教诸神于一山,融明清建筑为一体。白云观始建于宋代,主建于明清,以道为,兼含简释。参观白云山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古迹的游览,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深刻的生命体悟。白云山之行不仅让实践队员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智慧结晶,更让深刻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在这里实践队员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也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与意义,相信这次旅行。实践队员们一起出发,由于山路较陡,实践队员们并没有放弃体力较弱的队员,每到一个平台,实践队员们都会等待体力较弱的队员,加强了伍的核心凝聚力。

图为实践队员在香炉寺途中合影通讯员 马于婷 摄

图为佳县团县委书记康亚男与实践团在香炉寺的合影通讯员 常馨月 摄

2024年7月14日,实践队前往佳县香炉寺。香炉寺是一座位于中国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的著名寺庙,坐落在县城东200米处的香炉峰峰顶。这座寺庙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而闻名遐迩,被列为佳县八景之一,并享有“香炉晚照”的美誉。香炉寺东临黄河,三面悬空,仅通过一条狭窄的小径与县城相连,地势极为险峻。寺庙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但也有资料称其始建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可见其历史久远。站在香炉寺上,游客可以俯瞰奔腾不息的黄河,欣赏其壮观的气势。特别是当夕阳西下时,香炉寺在黄河水面上的倒影如同仙境,被誉为“小蓬莱”。实践队员们站在香炉寺门口,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被波澜壮阔的黄河所折服。

总的来说,无论是东方红栈道、白云山还是香炉寺,他们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同时通过此次活动的举行,让实践队员们切身投入大自然中,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熏陶。通过此次历经三天的净塑之行,不仅看到了令人舍身忘返的美景,更是锻炼了实践队员们的团队意识,意识到一个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实践队员感受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这些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值得每一个人去珍惜和保护。实践队员们也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柏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