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信院学子赴福安开展社会实践:传承闽东文化精神,助力畲乡文化传播

发布时间:2024-07-23 19:29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邱兰慧   阅读 1.6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邱兰慧)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交通学院“传承闽东文化精神,助力畲乡文化传播”实践团深入福建省福安市溪柄镇畲族聚居区,探秘畲族民族优秀文化,亲身体验民族特色活动,于高山流水间探寻文化韵味,传承文化品格,促进民族融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知促行,以行践知”的深刻内涵,展现了新时代南信青年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青春风采,为乡村的繁荣与发展贡献着智慧与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开展采茶体验活动

一、跨越时空之旅 探寻畲族文化

福安市畲族文化中心位于富春大道西侧坂中畲族乡亭兜村,是畲族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实践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畲族历史文化、民族特色、风俗习惯等,参观了“福安畲族博物馆”、“畲族医药展示馆”,在历史文化长廊里,实践团成员们了解畲族人口及地区分布以及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体系。

实践团成员在参观的同时也向游客开展关于畲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调研活动,为观众提供志愿讲解服务,助推文化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二、共赏畲乡风情,弘扬民族特色

实践团踏入东坪村雷家民宿,穿越至畲乡深处,观看了畲族服饰的缝纫制作,感受到了畲族织艺的精湛与文化的厚重,深入体验了畲族传统服饰之美,头戴凤冠发饰,身穿藏青色畲族服装,腰系彩带,穿着这份独特的民族风情,实践团成员们向畲族三月三节俗传承人雷寿玉请教畲族山歌的学习,领略畲族的语言魅力,迎宾歌《歌是山哈传家宝》如天籁般悠扬动人,唱响民族团结凝心曲。“畲族是以歌代言的民族,通过优美的歌声和欢快的舞蹈传承文化、吟唱生活,表达对家乡繁荣的衷心祝愿”,雷寿玉带领团队成员在舞台上展现出活力四溢的竹杆舞,团队成员轮流担任敲杆者,持续变换队形,通过彩带的轻盈舞动,让文化的桥梁在心间悄然搭建,同赏民族之美,共享文化盛宴。

乌米饭、打糍粑……一道道特色美食,既是畲族乡亲们的传统饮食,也是畲族待客常备之礼,让实践团体验到了畲乡美食文化。成员们在村民的指导下使用原料乌稔树叶学习制作乌米饭,通过揉叶、过滤、泡米、蒸煮,蒸熟后的畲族乌米饭口感清香,软糯可口;把蒸熟的糯米放至石槽中反复捶打,直到雪白细腻,再用双手搓成团型,放到簸箕中裹上芝麻粉,体验了古老风俗——打糍粑。东坪村村民雷发树向成员介绍“糍粑意味着团团圆圆阖家幸福,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

精致的畲族服饰,悠扬的歌声,欢快的舞步,灿烂的畲族饮食文化……都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

三、深入田间调研,助力乡村产业

在东坪村村书记雷奶盛的带领下,实践团一行深入当地基层、文化广场、田间一线,体验村委的基层日常工作,了解工作现状,切身感受乡村的发展。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东坪村、斗面村、溪塔村开展田野调查,实地走访了多个农户和产业基地,详细了解了当地茶叶和葡萄园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发展机遇,成员们积极咨询农户的意见和建议,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实践团成员鼓励农户积极学习和应用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增效。

为了进一步扩大茶园产业的影响力,实践团对当地村民进行系统性的网络直播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直播助农”新模式,以实践+传播的方式,用新媒体技术赋能乡村建设,利用新媒体形式推介茶园产品,记录农户的辛勤劳作,通过镜头展现给互联网观众,提升了东坪村茶园产业的知名度,为农户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四、共绽文明之花 担当时代使命

在东坪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座谈会上,东坪村村书记雷奶盛对师生们的到来表示热情欢迎。座谈会上,雷书记与实践团成员们在村部会议室围坐在一起,雷书记全面介绍了东坪村的基本情况,对实践团开展畲族文化宣传课堂和推广普通话课程等活动表示肯定,并签署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共建协议书。

在开展普通话推广宣传教育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分享了学习普通话的经验,在与村民们劳作中使用普通话积极互动,现场进行发音和语调的纠正和训练,在传承畲族文化的同时,也让当地村民切身体验到了普通话所带来的独特魅力,为培育文明乡风做出贡献。

为进一步激发村民们学习的热情,拓展畲族孩子们的视野,成员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依托智能交通学院专业特色,设计课程并介绍了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交通的发展,这些活动不仅受到了当地畲民的热烈欢迎,而且也吸引了当地小学生的积极参与。成员们发挥了专业的优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逐梦乡野,不负韶华。从城镇到乡村,从破晓到黄昏,实践团寻访畲族文化的脚步踏遍了福安,畲族人民以其淳朴的热情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展示出了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未来,团队将凝心聚力,深刻领悟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价值意蕴,推动闽东优秀文化精神保护传承,助力畲乡文化传播,共创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的美好未来。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交通学院

“传承闽东文化精神,助力畲乡文化传播”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邱兰慧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6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