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姚吉恒)为了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血脉,深入了解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精神,增强团队成员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追寻红色精神,传扬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社会实践团队与2024年7月17日上午赴荣成市龙山革命纪念馆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进行参观学习。
上午11时“追寻红色精神,传扬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抵达龙山革命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坐落在景色秀丽的龙山脚下,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互映衬,仿佛在静静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馆内工作人员对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带领团队进入馆内进行参观学习,走进纪念馆展厅,馆内的展品与资料仿佛将团队成员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据工作人员讲述:荣成龙山革命纪念馆记录了1930-1949年荣成大地那一段烽火岁月、红色历程,承载着无数革命先驱们的殷切期望,是一座镌刻着荣成革命老区红色基因的革命纪念碑。
在“火种”序厅,团队成员了解到1931年7月威海第一个党组织——容城县临时革命委员会正式在这里成立,此后,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荣成儿女在这片红色沃土上传播真理,救国为民,英勇奋斗,前仆后继,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为党的蓬勃发展,为新中国建立,谱写出不朽篇章。随后工作人员带领团队成员们参观了记录1931年-1949年荣成党的组织建设及唤醒民众活动的第二展区——“唤起”;承载1931年-1949年荣成党组织武装斗争历程的第三展区——“奋战”;介绍战争年代荣成革命根据地大后方建设取得伟大业绩的第四展区——“奉献”。
随后团队成员来到第五展区——“丰碑”,在这一展区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荣成战争年代党政军领导及革命英烈的英雄业绩,其中重点讲解了汪口蹈海七烈士英雄事迹。据工作人员讲述:1942年底,日军对胶东地区进行“年关拉网扫荡”,将干余群众包围在崂山、宁津沿海地带,胶东兵工厂警卫排政治指导员张军毅带领6名战士,为掩护群众转移突围,埋伏在宁津汪口海域,吸引敌人火力,经过3小时激战,击退敌人多次进攻,终因敌众我寡,7名战士牺牲4人,另外3人因弹尽粮绝,毁枪投海,壮烈牺牲。展馆将重点展示七烈士的事迹,弘扬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甘为人民赴汤蹈海的英雄气概。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还从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龙山革命纪念馆的前身是元代龙岩禅院且当时修建的大口井至今仍可使用,纪念馆门内的石碑是革命年间参军的两位和尚,其中一位的后人将其从南方运至此地。
此次参观龙山革命纪念馆的活动,不仅让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深入了解了龙山地区的革命历史,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了红色基因的内涵和初心使命的意义。红色基因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和灵魂;初心使命是我们党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追求。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把初心使命刻在胸膺,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信通过这次活动,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将会把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这段历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初心使命永放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姚吉恒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