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学子桑植“寻音”:传承非遗,续写武陵新韵

发布时间:2025-08-01 18:2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成雨晏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025年7月5日,一群身着红色志愿服的湖南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武陵霓裳·桑植寻音”先行队队员,在激昂的歌声中,走进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他们的到来,就像一抹亮色,为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地方注入了青春活力,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

一进入纪念馆,丰富的史料文物瞬间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那些斑驳的历史照片、陈旧却充满故事的文物装备,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时的艰难险阻。大家怀着崇敬,放慢脚步,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时不时小声交流自己的感受。队员成雨晏看着红军战士们用过的破旧草鞋,眼眶微微泛红,感慨道:“以前只是在书本上知道长征的艰辛,今天亲眼看到这些,才真切感受到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付出了多大的代价。”重走红军路,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学习,更是一场触及心灵的红色精神洗礼,完美契合学院“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队员们心中满是触动,使命感油然而生。他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感悟,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红色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这也充分体现了学院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教育目标。

第二天,队员们满怀期待地奔赴马合口白族乡麦地坪村,这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白族仗鼓舞”的传承地。队员们穿着鲜艳的红色志愿服,在村里特别显眼,就像一团团热情的火焰。他们与仗鼓舞第二十九代传承人钟必武老师及其师妹钟彩香老师围坐在一起,开启了一场充满欢乐与收获的学习交流。

在宽敞的场地上,钟必武老师一招一式耐心地示范仗鼓舞的基本动作,队员们学得全神贯注。一开始,有些动作复杂,队员们总是掌握不好,不是手脚不协调,就是动作幅度不够,但大家没有丝毫气馁。小雷笑着说:“这可比我们在学校学舞蹈难多了,不过越有挑战,我就越想学会。”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逐渐找到了感觉,动作也越来越有模有样。

队员们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将音乐舞蹈知识与仗鼓舞学习巧妙结合。学习间隙,队员小娄灵机一动,哼起了一段旋律,和着大家打鼓的节奏,竟意外和谐。她兴奋地说:“我们可以给仗鼓舞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它更有感染力。”大家纷纷响应,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这种跨专业的融合,不仅体现了学院“实基础、强技能”的教育成果,更为桑植白族仗鼓舞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暑假“三下乡”活动,是湖南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深化“院地合作”的重要一步。队员们身着红色志愿服穿梭在乡村,既接受了红色精神的熏陶,又为非遗传承贡献了高校智慧。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与地方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艺术人才而不懈努力,为乡村文化振兴增添更多绚丽色彩。( 通讯员:吴馨瑶 潘一凡 成雨晏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成雨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4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