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林静怡)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年志愿服务不仅是汇集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也是培育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关爱、促进社会文明的有效途径。
为提升实践能力,培养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信念,7月10日—7月15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返家乡,做实事”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多次志愿服务工作,在劳动与奉献中实现自我突破、创造社会价值,争做时代青年。
图为实践队员在福州的合影 通讯员 陈雨彤 摄
1、爱心支教,传递希望
这次“返家乡”实践活动,小队来到家乡的一所中学支教,乡村的中学有不少社会热心慈善家的投资,教室设施基本齐全,教师团队略显青涩却富有激情。但由于学校知名度不高,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怎样更好管理学生、优化教学效果是学校的主要问题。小队成员担任助教老师,虽然不直接进行教学活动,却时刻操心着学生的出勤、上课情况与身心健康,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在英语课课堂上,小队成员化身知心学姐,站在学生立场上,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学习英语乃至学习其他科目的经验和技巧,使同学们受益匪浅的同时,小队成员也无形中拉近了自己与同学之间的距离。空闲时间,小队成员也没有丝毫懈怠,常常坐在教室里旁听课堂,在观察中更好地学习专业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关注同学们的听课状态。
这段时间里,实践小队可谓是酸甜苦辣尝了个遍,在一次次锻炼中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为实践队员在建安溪县金火完全中学支教 通讯员 陈雨彤 摄
图为实践队员在建安溪县金火完全中学支教 通讯员 陈雨彤 摄
2、社区清洁共建家园
社区清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干净整洁的社区不仅有利于当前居民的生活和健康,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月6号,小队成员参与了丽景社区的清洁志愿活动。清晨实践小队整装待发,带着扫帚、垃圾袋等工具开始了工作,有的负责清扫街道,有的负责清理绿化带中的垃圾,还有的则负责向居民宣传环保知识。经过一上午的清洁,社区的样貌在小队的努力下逐渐变得焕然一新。出乎小队成员意料的事,社区居民们纷纷表示了对我们志愿行为的赞赏和感谢,有的居民甚至主动加入到队列中,一起为社区的清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种团结协作,共同为社区美好环境努力的精神,让小队成员深受鼓舞。
通过这次活动,实践小队充分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每一次弯腰,每一次挥动扫帚,都是在为社区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这次社区清洁志愿活动不仅让小队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更让我在心灵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触动和成长。
图为实践队员在金山街道丽景社区清洁家园 通讯员 陈雨彤 摄
图为实践队员在金山街道丽景社区清洁家园 通讯员 陈雨彤 摄
3、慰问老人温暖人心
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实践小队深入乡村,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扶危助困、助老关爱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小队成员来到老人家里,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整理院内、屋内杂物,在老人家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老人居住安全。在慰问过程中,小队成员关怀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并充分了解其生活所需,同时鼓励他们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除此之外,小队成员还细心为老人讲解药品使用的注意事项,叮嘱老人安心养病。
这次活动充分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增强了小队成员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意识,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让长者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图为实践队员在西藏林芝墨脱县德兴乡易贡白村慰问老人 通讯员 陈雨彤 摄
图为实践队员在西藏林芝墨脱县德兴乡易贡白村慰问老人 通讯员 陈雨彤 摄
4、驿站服务保障民生
“幸福生活,睦邻友爱”——丽景社区志愿者驿站,这不仅是服务的窗口,更是心灵交汇的桥梁。
一踏入驿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整洁有序的环境和温馨舒适的布置。墙上挂着社区活动的照片,展示着居民们的笑容与欢乐;桌上摆放着各类便民资料和宣传册,方便居民随时取阅。小队成员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面带微笑,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来访的居民,耐心倾听居民需求,无论是咨询政策、寻求帮助还是简单的聊天,成员都能给出及时而细致的回应。
在驿站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亲身体验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从最初的陌生与好奇,到后来的熟悉与融入,我逐渐学会了如何与居民们沟通交流,如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我们见证了居民们因为得到帮助而露出的感激笑容,也感受到了自己为他人带来便利与快乐的成就感。
除了日常的接待与解答工作外,小队还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各项志愿服务中去。我们协助组织社区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了解;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为他们送去关爱与温暖。
在驿站服务的这段时间里,实践小队深刻体会到了驿站服务的价值与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服务形式,更是一种传递爱心、增进感情交流的方式。
图为实践队员在金山街道志愿驿站服务 通讯员 陈雨彤 摄
每一次弯腰捡起垃圾,每一次的耐心服务,都让小队成员感受到了青年的责任担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份付出都承载着改变的力量,即使微小,也能汇聚成海,照亮他人。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小队成员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小队成员将注重运用所学知识,更多地投入到家乡社会工作中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静怡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