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赴绩溪县“踏梦食安,振兴乡里”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4-07-22 18: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杨文迪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宣城7月22日讯(通讯员  杨文迪)7月16日,在学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号召下,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食品科学系的三下乡团队深入绩溪县临溪镇的黄牛养殖基地,对当地的特色黄牛养殖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研究,与养殖基地的老板开展了对黄牛养殖的采访与讨论。

绩溪黄牛是绩溪特有的物种,早在千年以前当地农民就会养殖绩溪黄牛作为重要的农耕动物和肉类来源,绩溪黄牛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性格温顺,亲近人。其肉质比其他种类牛肉更有嚼劲而且营养价值更高,这是绩溪黄牛肉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当地村民看准绩溪黄牛的发展潜力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在贫瘠的大山深处建起了一个个专业化的黄牛养殖场,自此村民们靠黄牛肉向致富之路进发。

                    同学们对余振华的采访

同学们采访了当地养殖规模最大且技术设备最先进的振华牛养殖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余振华,他向同学们介绍了他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方式,饲料的来源和牛肉的销售方法,当地黄牛肉与外地牛肉相比的优势与未来的发展规划。

余振华讲到,他的绩溪黄牛养殖规模已经到达了一百头以上,而且这么多牛的饲料组成百分之一百都是自己耕地里的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他完全不用在饲料中额外花费资金,甚至还有余下的秸秆可以卖出赚取利润。他的饲料中没有参杂任何工业饲料所以养出来的牛肉风味更佳,有很多外地人都慕名而来买他家的牛肉,回头客更是不少。而且他的牛肉经过农科院的专业检测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都高于普通牛肉,为他的牛肉宣传提供了数据基础。

养牛场进行了更加先进和高效的改造,例如增加自动饮水装置以此减少人工成本,改造牛棚使其冬暖夏凉更加利于黄牛的成长等。余振华还郑重地提到,当年外地爆发结节病严重威胁到黄牛的生命安全,他率先发觉病情的严重性给全体黄牛注射了疫苗并且整个夏天守在养殖场中寸步不离才度过了那次危机。

当被问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时,余振华自信地说,由于黄牛完全山上放养的养殖方式,他将来要将北斗定位系统安装在每个牛身上来检测它们每天的行动轨迹,保证其安全的同时探索绩溪黄牛高蛋白高氨基酸的形成过程和原理。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同学们都被余振华高超的养殖技术、先进的养殖理念和永不言弃的养殖精神感染了,他认为养黄牛不能盲目地去养而是应该有头脑地去养有毅力地去养才能养好绩溪黄牛。

余振华的精神正是绩溪县的牛精神,绩溪人从不抱怨身处的恶劣的自然环境而是利用本土的优势与资源开辟出一条独属于绩溪人的财富之路,绩溪人开发出了本土黄牛的经济价值,让深山之中也闪耀出财富之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文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0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