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国之富强,始于劳动。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是一群拥有高素质高文凭的青年,应当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积极参与劳动活动。劳动实践既是大学生锻炼自身的机会,也是展现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时刻,“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实践团利用寒假期间开展了以劳育人实践活动,通过进行社区服务与环境保护等形式锻炼了身体素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1.整治环境卫生 点燃劳动盛焰
古今往来,劳动都与人们的日常行为息息相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区环境的整洁与否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形象。春节将至,为了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实践团走进社区,与居民一起捡拾垃圾,清扫街道。与居民间的亲密合作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也增加了我们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实践团首先提前联系好淄博本地相关社区服务中心,明确规划了清理任务,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在活动的第一天,实践团成员早早地聚集在社区的集合点,我们分成几组,每个组负责一片区域的清理工作。我们带上手套、口罩,拿着扫帚、铲子,开始了我们的工作。我们留意到社区的公共区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垃圾桶周围的垃圾袋破损、街道的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这都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此次卫生大扫除活动,主要针对楼道、花坛、绿化带等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活动中,大家齐心协力,纷纷拿起清扫工具,清扫枯枝落叶、卫生死角、白色污染,整治清理乱堆乱放,修补破损的路面和墙面,移除违规堆放的杂物,并认真检查公共区域的服务设施有无损坏,提高公共区域的环境水平,在众人努力下,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实践团成员清理过程图片)
此次活动不仅改善了老旧小区的环境卫生状况,还增强了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与居民之间的距离,潜移默化中带动居民共同自觉维护社区环境,不要随意丢弃杂物,营造了人人参与创城的良好氛围,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创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居民们能够度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
(实践团成员清理过程图片)
鲁迅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因此想要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提必须要辛勤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实践团通过开展社区清理活动,整治环境卫生的同时,深刻理解了劳动是光荣的,广大劳动人民是伟大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作为新时代下的新青年,要从先辈们手中接过劳动的接力棒,永担重任,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和环境出一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劳动者。
2.关爱独居老人 陪伴温暖邻里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临近春节,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在这家家户户忙忙碌碌庆新年,远方的家人也归家团聚共同迎接新年到来的时刻,“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实践团想起了在养老院的老人们,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营造温馨和谐的敬老氛围,我们实践团特意拜访了淄博当地养老院以及社区空巢老人的家中,为社区空巢老人、困难老人送去关怀,营造了过年浓浓的喜庆氛围,通过力所能及的行动为老人送去真诚的祝福与关怀,同时,此次活动汇聚了“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实践团每一位志愿者浓浓的爱心,实践团成员也通过此次活动深刻理解了劳动创造的深刻社会价值与影响力,增强了劳动情怀。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老人擦玻璃照片)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实践团经过提前了解与沟通获得允许后来到了空巢老人家中,与老人们一起聊天,细致地询问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倾听老人们的心声,叮嘱老人们保重身体,分享彼此的故事,一开始略显紧张的小心接触在老人们和蔼可亲的话语与面容中逐渐转变成了自然的交流与关切,听老人们讲述了曾经的生活经历,我们也分享了在大学里的学习和成长。在聊天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老人们的孤独和渴望被关心的心情。通过与老人们的交流,我们学到了关爱他人、倾听他人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和珍贵。
除了陪伴老人们,我们也帮助他们进行了一些家务劳动,比如清理房间、整理衣物等。这些虽然看起来是一些简单的事情,但对与身体越来越虚弱,自理能力也受到限制的老人们来说却是巨大的帮助。在临近春节时期,我们小小的劳动带来的干净温暖的环境不仅能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也为他们带来了浓浓的传统节日气氛,为老人们送上了真挚的祝福与关怀,让温暖的气氛在社区中传递的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劳动就是作用于他人的奉献,是幸福的根源,人生的慰藉,“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同样的,“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实践团通过开展走访慰问独居老人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进一步的了解了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和需要。用劳动进一步倡导敬老、爱老、助老的新风尚,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欢乐,排解忧愁与孤寂,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3.宣传环保知识 共建美好家园
倡导低碳生活,创造生态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相关环保知识了解不足,导致他们在分类时常常出现错误甚至完全不管不顾。为了让更多的人清楚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支持环保,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实践团深入淄博,通过向广大社区居民宣传并指导正确分类垃圾,我们深刻意识到做好垃圾分类不仅对于环境有所帮助,对于居民也是如此,并借机学习到更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处理,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因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图为实践团成员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照片)
有效推进垃圾分类,需要投入大量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也需要全社会长期投入时间精力。作为新时代有志青年,我们“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实践团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实践活动,我们在社区、学校等地进行了关于垃圾分类工作这一工作的宣讲,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宣传巡回展,向社区市民和学生派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宣传海报和小册子,并且鼓励大家积极实践,让更多人去主动了解环境保护知识,将环保行动融入到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间,为美好家园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垃圾分类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经过这次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环境的保护,更在于培养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在实践中,我们也认识到自己在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仍需加强,宣传过程中也不断学习到更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倡导低碳生活,创造生态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垃圾分类不仅需要我们的重视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全体居民还有垃圾分类志愿者们可以一起为创造更好的社区环境、城市环境而努力着在此,我们“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实践团期待更多的人可以加入我们,和我们携手一起,积极提倡和实践低碳生活,把好的经验与建议推广给自己身边的人,做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的宣传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崔雪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