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考察黄河生态,追寻中华根源
——李梦阳组
3.2.1 实践过程
为进一步了解黄河保护法对于黄河的保护效果,学习黄河的有关知识,2024年2月16日上午,“知行合一,躬耕实践”社会实践小队分别专访甘肃省临夏县莲花镇贾家村黄河区域,走访参观周边村落环境及居民生活情况及采访当地居民,了解政府对黄河的相关保护。
冬季甘肃省临夏县莲花镇贾家村黄河及周边植被照片
前期准备
2024年2月16日上午小队成员到达莲花镇贾家村参观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贾家村临近黄河流域日常生活深受黄河影响,村子内部娱乐设施齐全,街道干净备有公共厕所及篮球场等设施。1
随后小队发现村子内有多处墙壁上画着保护环境的相关壁画,这不仅为村子增添了靓丽的色彩,更提醒着村民要保护生活家园,保护环境。
贾家村在墙壁上的宣传环境保护的壁画
有些壁画则是展示着乡村的美丽风景,令人目不暇接。
村子内美丽的壁画
到达黄河
成员们到达黄河周边水域观察,黄河流域在甘肃属于上游区域,所以我们看到黄河的水域无比清澈,像是蓝色的宝石,河水与天际相接,河上时不时有鸟儿飞过,看来黄河周围也是鸟儿绝佳的栖息地。
鸟儿飞过黄河
随即成员对在河边散步的居民进行采访,询问关于黄河近年的变化及政府保护黄河的相关措施,对此成员了解到政府治理黄河的措施:
1.水士流失:加大水士保持工程的投入,实施植被恢复、沙化士地治理、退耕还林等项目,提高土壤保持能力,减少水士流失。
2.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技术和水资源循环利用。
3.污染防治:加强对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的监管,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强化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控和处罚,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改善水、土壤和空气质量。
4.垃圾分类: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垃圾分类意识,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的垃圾分类现象。
5,生态保护与恢复: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加大对湿地、水源地等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力度,减少生态破坏。
6.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气候变化研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低碳技术的投入和推广,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
7.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
3.2.2收获感悟
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它所赋予的坚强守则、质朴刚健、和谐幸福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兼容并蓄、共同发展的奋斗精神。黄河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日渐强盛的传世之宝。黄河文化蕴含的不惧艰险、敢于斗争的守正创新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重要动力。在本次实践中,我锻炼了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开阔了眼界,深刻认识到黄河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未来,我会继续深刻理解和继承发扬黄河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在实践中领悟黄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加强对黄河文化的宣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黄河平,天下宁”,加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我们要坚持顽强拼搏、久久为功的精神,共绘美丽黄河的新画卷。
3.2.3发现的问题
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小组成员也同样发现,在远处看黄河水质清澈无比,但在岸边却又许多被丢弃的垃圾,它们有些被丢弃在河岸边的树木丛中,被土壤半遮半掩;有些则是被丢弃在河水中,随着水流堆积在河漫滩上,这些垃圾使如画的风景有了污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梦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