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为多年生藤本植物,雌雄异株。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植物,是卫生部首批公布的“药食两用”名贵中药材,常被人们誉为“东方神果”。而永福县是“中国罗汉果之乡”,永福罗汉果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仅如此,就在2023年10月,广西永福罗汉果栽培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罗汉果正式成为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
虽为农业文化遗产,但听说过罗汉果农业文化遗产的人却并不多。罗汉果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障碍。为了探寻罗汉果农业文化遗产的丰富文化内涵,寻找中华现代文明背景下农业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路径。“寻果弘遗”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永福县开展调研。
经过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永福罗汉果文化的相关情况,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
永福县地域特征独特,有着悠久的山地栽培历史。
永福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境内崇山峻岭,有山峦迭嶂的中、低山,有起伏连绵的丘陵,有宽阔的冲洪积平原,还有奇峰异洞的喀斯特地貌,河流纵横交错。森林覆盖率高,形成了冬暖夏凉、温和、昼夜温差大、湿润、多雾的气候,有着罗汉果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特定生态,是罗汉果生长最适宜的环境。永福县罗汉果人工山地栽培距今至少已有380多年的历史,是罗汉果人工栽培的起源地,人工栽培历史最早、最悠久。
罗汉果是永福“福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永福县历史上就素有“福寿之乡”的美誉,福寿文化在永福底蕴深厚。永福为富硒县,自然水土硒含量高,其生产的罗汉果含丰富的硒元素,为永福人“长寿”注入重要元素。人们在长期罗汉果生产及应用中,其文化早已完全融入永福人民的生产、生活、文化等社会经济各个方面。
传统的农耕生产技术与烘烤加工技艺极具特色。
永福县罗汉果农耕生产技术与传统加工工艺凝聚了先民的智慧,蕴含有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生产技术。罗汉果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筛选,最终找到了最为高效的生产技术。罗汉果农耕生产技术加工方式极具特色,人们把成熟的罗汉果采摘后,通过后熟、分级(大小),将生果经过七天七夜温度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持续烘烤,青黄的生果华丽转身变成黄褐色的干果,香气四溢,沁人心脾。
永福县罗汉果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早已深深熔铸在永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永福罗汉果是永福人民不可割舍的农业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不可多的的农业文化宝藏。但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永福县罗汉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文化内涵利用不充分,特点不够凸显。永福县罗汉果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耕作方式与农耕智慧,但在实际发展中,这些独特的文化内涵往往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建设资金匮乏,导致相关单位难以开展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人才资源不足,在农村人口加速流失的大背景下,留住人才成为永福县罗汉果农业文化遗产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目前罗汉果农业文化遗产仍缺乏专业人才的支持。无论是种植,宣传,还是文创产品的生产,仍有完善的空间。
品牌建设不足,缺乏文创产品。罗汉果的品牌建设缺乏广度深度,品牌建设重点主要放在宣传罗汉果的功效,文创产品数量较少。
想要解决罗汉果产业的发展问题,就必须加强对罗汉果文化内涵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加大政府投入,为罗汉果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物质保障,以宏观之手促罗汉果产业走向康庄大道。同时增强罗汉果文化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打造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
总的来讲,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我们团队总结了以下感悟:
首先,我们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永福罗汉果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我们为中国拥有如此如此特别的农业文化遗产而感到欣喜。我们深刻认识到永福罗汉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正是一个又一个珍贵的文化瑰宝织就了中华文化雄伟的画卷。
其次,我们认识到了青年学子应有的担当。中华文化罗汉果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在中华现代文明背景下越来越举步维艰。面对如此困境,青年一代正应挺膺担当。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应化所学为所用。我们要通过社会实践,调社会之实,研解决之道。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在中华现代文明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路径,需要你我这样青年人的广泛参与与不懈努力。
最后,我们深刻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社会实践,我们看到了社会痛点,认识到了以罗汉果为代表的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的困境。在寻求破局之道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专业知识,使用科学方法。经过调研与总结,我们的知识广度与实践能力均得到了很大提升。
展望未来,我们团队将继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于罗汉果农业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之中。他们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一定能够找到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罗汉果农业文化遗产发展路径,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和时代风采。
文 郑博文 刘晴磊
摄 刘晴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晴磊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