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童心,筑梦高楼,课思文化,浇植国粹。湖北工业大学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们为期两周的云支教课堂已圆满结束,其中重点开展英语、传统文化、安全常识和感恩教育等基础课程,以及常识普及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初为人师,支教老师们用真心打造出一个个趣味性与知识性双保障的课堂,让孩子们开拓视野,丰富课余生活,在富有趣味与活力的学习氛围中度过充实的假期,共同携手将爱心与温暖传递下去。
文物归家路艰难,国民共盼光灿烂
《帮文物回家找妈妈》文物知识讲解由主讲老师(谭心悦老师)和助教老师(刘光宇老师)一起和小朋友们展开。小朋友和老师们一起探索了《逃出大英博物馆》短剧火爆全网背后的秘密,也更是通过对于现存大英博物馆文物所存的介绍,以及我国现存种类繁多的文物,领略了中国文物文化的无穷魅力和造物者的无穷智慧。相信更加深刻的必然还是深藏在美丽背后的千古遗憾——八国联军烧杀抢掠中国宝贵文物之殇!华夏子孙看到中国古文物流落海外却得不到爱惜的同时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在此刻油然激发。
“小朋友们觉得我们能够为文物归家漫漫之路贡献怎样的力量呢?”谭老师问道。
“我们虽然现在身为小学生,但是我相信我们好好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长大之后为文物归家这一夙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陈漫妮小朋友这样说道。其他小朋友也纷纷出计献策。
“盛世鸿儒”孔颖达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当今繁荣富强之中国,不能忘记传统文化之根系,更不能遗失文化载体之文物,源远流长,美传天下。梁启超先生也曾说少年强则国强。是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文物回到祖国身边这一国民共盼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总有一天,我们会亲自带流落海外的文物逃离赃物博物馆,走上铺满瑰葭的归家路,风风光光回家,回到属于我们的家!
传统悠然赶旧潮,英文初来拜新年
《揭晓神秘中国》“The eight traditional Chinese cuisines”,由主讲老师(翟羽佳老师)和助教老师(胡靖玟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了八大菜系的英文说法,并了解我国城市的英文名称和学习新年拜年的英语语句。小朋友们根据老师提出的提示尝试把中文俗语短句翻译成英文,其中不乏趣味互动连线小游戏等,在帮助小朋友们解到相关英文单词和翻译的同时也揭秘了中华传统文化赋予现代的宝藏——节日与风俗。泱泱大国,灼灼其华,此中所蕴含之中华优秀传统精华,需发扬光大,与“摩登时代”接轨。
“英文对于很多小朋友都是一个比较难的科目,然而不怕“中式英语”,就怕“哑巴英语”。课上我观察到有些小朋友因为羞于自己生涩的发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但是我会给他们加油打气,咱们中国人都说万事开头难,看到小朋友们敢开口,而且乐于开口,我觉得刚才苦口婆心劝导他们开麦也不是那么累了。”翟老师事后感叹道。
《后汉书》中有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从错误中收获,从错误中成长。而在成长中,我们也要像我们的国家学习,既要开放包容,百花齐放,亦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从世界看中国,也很美!
身体红绿勿忽闪,国家辉煌长坚固
湖北工业大学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全体成员用自己的努力去传播更多的知识,脚踏实地,不忘初心,共赴青春使命,从娃娃抓起,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很多小朋友因为年龄,地区原因,所能接触到的世界受到限制,但线上云支教就像是一个创新口,能够突破限制,将更广阔的世界与知识展现在他们面前,不论是对于全体支教队员,更或是对于小朋友们,都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探索。而这段充满快乐与爱的旅程也将永远铭记在彼此的心中。一朵云唤醒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生生不息,用共同的热爱与激情将志愿信仰传递下去!
作者:谭心悦
照片来源:青佑之光志愿服务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谭心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