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谢睿毅 郭宝茵)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利涉大川,治碱兴农”乡村振兴实践团(下称实践团),在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朝阳、学院副院长黄荣斌、学院辅导员关千浩的带领下,联合闸坡镇党委与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以岭南特色农业为抓手,“农+旅+技”融合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破解闸坡镇撂荒盐碱地种植难题,探寻乡村农业新契机。
一、利涉大川,治碱兴农
团队先后前往阳江市海陵试验区闸坡镇白蒲村、北洋村和平兰村盐碱地开展调研,走访以上三个村的盐碱地,采访各村干部,了解三个村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盐碱地状况与现存治理办法,并对盐碱地治理方法与耐盐碱作物种植作相关调查研究。团队还参观了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从闸坡镇农旅融合发展模式种吸取灵感,依托自然禀赋与校政共建优势探求“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新发展。
二、弘扬宪法精神,争当宪法卫士
“利涉大川,治碱兴农”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南海一号博物馆,从文物保护中汲取灵感,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开展了以“宪法卫士”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旨在加强学生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和尊重,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之风吹遍高校校园。
三、实践团造访鸿丰实业
实践团赴阳江鸿丰实业有限公司,开展以“寻校友足迹,凝校友力量”为主题的走访活动。团队参观参观企业的生产线,产品展厅,详细了解学习产品研发生产,企业发展,出口贸易等情况。实践团以采访形式与两位校友进行交流,虚心请教升学、求职方面的经验,探讨有关红色发展方面的知识。走访行动尾声,两位校友鼓励学弟妹们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成为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
未来,利涉大川,治碱兴农”乡村振兴实践团将继续挖掘多元创新推介模式,探寻跨界联动科技助农新路径,持续为广东盐碱地乃至全国和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谢睿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