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清远龙塘镇开展研学课程开发调研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部署,2023年7月,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星芒服务队”奔赴清远市龙塘镇,结合龙塘镇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发展方向,针对当地研学基地开发现状,依托地理学与教育学的专业背景,充分运用专业特长,通过实地调研,设计基于龙塘镇的乡土研学课程,打造特色研学品牌,推动基础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走访会谈镇区领导,宏观把握研学背景
研学课程的开发首先应当做好做优顶层设计,这显然有赖于对区域概况、历史背景和政策导向等方面的了解。为此,团队成员拜访了龙塘镇及其所属区清城区相关负责人,力图从宏观层面把握当地的发展路径与开发方向。团队一行首先前往龙塘镇团委,访谈镇团委副书记汤智英。汤书记从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文化教育、历史民俗和研学开发现状等多个角度,全方位介绍了龙塘镇的基本情况。据介绍,龙塘镇自然条件优渥、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研学课程开发潜力巨大,但目前当地研学开发深度有限,资源整合程度较低,缺乏高层次专业研学开发人员,研学课程质量有待进一步优化。本次交流增进了队员们对龙塘镇的了解,为精准助力龙塘研学课程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7月12日,团队一行与龙塘镇党委委员汤哲就调研过程中的所思所得进行了交流探讨,并对调研工作前期成果,向镇党委进行了汇报。汤哲肯定了队员们的调研成果。当前,龙塘镇正处于发展转型关键期,镇委镇政府希望依托龙塘特有的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大力发展生态文旅,打造“研学旅行样板镇”,实践团队的到来无疑将对龙塘镇的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团队一行还前往了龙塘镇所属的清城区人民政府,对共青团清远市清城区团委副书记林文泰、区文广旅体局产业发展股负责同志叶剑彬进行了采访。林书记介绍了清城区概况及当前“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建设推进情况;叶股长介绍了清城区和龙塘镇旅游的整体布局及景点概况。访谈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当地研学活动开展如火如荼,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只游不学”及研学景点专业人才缺失等。最后,林书记向团队赠送了《清城区大学生研学游实地观摩路线指南》,希望未来进一步与团队加强沟通对接,深化务实合作,助力龙塘镇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团队成员于龙塘镇政府前合影
团队成员与龙塘镇团委副书记汤智英合影
团队成员与清城区相关负责人会谈
团队成员与龙塘镇党委委员汤哲交流
实地调研镇域景点,摸排研学开发现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连日来,团队成员多次走访镇域主要景点,摸排调查各景点研学建设中存在的亮点和不足,收获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7月上旬,团队成员两度前往集美云曼研学基地,细致走访了园区内各个功能分区,亲身体验了作物种植采摘、野炊与灯光秀等一系列项目,并与园区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坦诚交流。团队一行驱车前往神石丹霞深入调研。神石丹霞位于清远市龙塘镇、洲心镇和石角镇交界处,属低海拔、低丘类型的丹霞地貌。通过考察,团队认为,神石丹霞稀缺性强,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和研学考察意义,且与高中地理课程联系密切,开发潜力巨大;然而,该景点位置偏僻,缺乏直达公路和指引标志,通达性较差,亦不具备公共厕所、急救站和停车场等必要配套设施;未来,有待于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深度探索创设地貌观赏与辨识、攀岩及露营等一系列研学活动,助力千百万年前的神石再绽新颜。
团队成员于集美云曼研学基地入口合影
神石丹霞实拍照片
在龙塘镇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团队一行前往赖寅倣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赖寅倣烈士纪念馆坐落于龙塘镇银盏银二村小组北面,原为赖寅倣烈士故居,是一间承载百年历史的青砖瓦房。纪念馆全方位展现了赖寅倣的生平事迹及其坚定信仰、不惧牺牲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极具教育价值。“历史是一面镜子,展现过去,镜鉴当今,昭示未来”,对于赖寅倣烈士纪念馆的开发,应当立足红色资源,挖掘历史元素,结合校内历史和思政等学科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学课程开发,促进思政育人融入研学旅行全过程。此外,在龙塘陶缸烧制技艺第十代传承人凌婉晴带领下,团队一行前往位于龙塘镇月形岗村的鲤鱼头陶器厂考察学习。龙塘陶缸至今已历经十代人200多年的传承,工艺复杂,秉承古法,是我国陶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陶缸烧制技艺的典范,亦是广东传统大缸烧制技艺的唯一活态见证。目前,龙塘陶缸烧制技艺已位列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未来,可借助抖音等新媒体,创新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开发陶艺课程,促进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通过实物模型或虚拟仿真技术,实现烧制技艺的可视化和可触摸化;设立龙塘陶缸博物馆,搭建厂馆一体的研学基地,引导中小学生“做中学”,在具身实践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团队成员于赖寅倣烈士纪念馆前合影
团队成员于鲤鱼头陶器厂合影
此外,团队成员还前往了银盏温泉度假村、清远市文化馆、清远市博物馆等一系列具有研学开发价值的点位,对各点位的资源禀赋、开发方向和建设现状等进行了细致考察。
深度访谈一线师生,采撷基层反馈讯息
深入基层,了解一线教师的所思所想是实现研学课程“脱虚向实”、“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而尽可能全面把握学生对研学课程的真实需求则是确保研学课程具备较高可行性与适切性的应有之义。在整个调研期间,在各个研学景点,团队成员通过专门访谈和随机调查等多种形式,与龙塘镇的教师、学生和家长群体进行了深入交流,累计发放调查问卷150余份。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研学旅行频率约为一年一次,绝大多数学生及其家长对研学旅行持积极态度,研学地点以清远市内为主,研学情况总体向好,但仍存在实际与预期不符、对研学价值认识不到位、研学地点单一等问题。
团队对龙塘镇一线教师代表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过程中,教师坦诚分享了对研学的态度、培训情况、历次研学的活动内容、地点、时间和频率,以及对研学的建议等。受访教师表示,基于特点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非常有意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学生能否从中学到实质性的内容有待商榷。教师们支持开展多类型、多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并希望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将探究学习和游赏休闲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研学实效,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发展。
团队成员对龙塘镇教师进行访谈
团队成员与龙塘镇学生进行交流
团队制作的调查问卷(部分)
此外,团队成员还与在龙塘镇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以及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进行了友好交流,彼此分享了实践感悟与收获。下一步,团队成员将根据前期工作安排和实地调研所得,为当地开发针对不同学段的系统性研学课程,推动当地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用心用情,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姜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