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点燃一把火”,程丽华老师谈语文教育

发布时间:2023-07-13 03:17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 黄茹   阅读 96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2日电(通讯员 黄茹)7月12日,安徽师范大学赴芜湖“强基兴师·薪火相传”团队于文学院党员活动室,对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的程丽华老师进行了采访。采访员就“学习经历回顾”“工作经验分享”等两个主要方面展开采访,最后程丽华老师为安徽师大学子留下纪念语。

求实求知,奠定教育的基础

回顾四年在安徽师大的学习,程丽华不禁感慨万千。她于1995年来到安徽师大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年的学习为程丽华奠定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此外,文学院优秀的师长还为程丽华在专业课程学习上提供了大量指导,使得程丽华在教师技能方面得到锻炼。而在课程之余,程丽华加入了安徽师范大学生记者团的广播台、安徽师大报编辑部并成为了一名编辑,成为编辑的选择促使程丽华在课后进行大量的阅读,在校图书馆总能见到她的身影。

这段充实、丰富、精彩的大学经历成为程丽华了工作岗位上不竭的底气,在大学期间养成的良好习惯使得程丽华能够顺利进行自己的工作。工作之后,程丽华依旧在不断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始了以《红楼梦》为例的“整本书阅读”一系列活动。在程丽华看来,《红楼梦》首先是一部观照世界的书,人生的许多困惑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此外,对于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问题也可以在《红楼梦》阅读中得到落实,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情节、小说中各种艺术手法的体现都可以在《红楼梦》极致的刻画中找到实例。更重要的是,整本书的阅读更接近于人读书的一种自然的状态,将一本书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这既考验人的耐心,也使得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引发对前往的回顾,这也是程丽华选用章回体小说的独到心思。

图为程丽华与成员合影。 安徽师范大学黄茹 提供

诲人不倦,守候教育的温度

今年是程丽华站在讲台上的第24年,在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程丽华认真完成每一次教学任务,认真对待每一次课程,在她的课堂上总能看到同学们积极的身影。

谈及新课考、新高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程丽华表示:“我一直感觉到语文的地位在不断上升,尽管二十多年以来语文的价值一度被忽视,但是现在人们认识到语文这门学科在各个方面对一个人所发挥的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语文对一个人的思维,对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的能力,乃至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工作能力,其实有着深远的影响。”语文成绩的提升并不能仅仅依靠机械的刷题,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红利”,根据自己的经验,程丽华看到了近年来的高考试卷中注重学生通过阅读的趋势,她希望自己的学生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感受到阅读的魅力,真正学好语文这门学科,这正是她举办“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初心。

图为程丽华在接受采访。 安徽师范大学黄茹 提供

倾心守护,点燃教育的火把

一路走来,程丽华认为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需要在内心树立“为学而教”的信念。一方面,老师们传道授业,帮助学生实现梦想;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去完善和丰富自己。所以,从“学生”到“教师”的过程不能仅仅依靠标签上的转变来判定,学习一直都在路上。

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将自己所学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技能,程丽华对于教师的成长之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她看来,首先就是大学期间的学习,将老师所教吸收、理解,这样才能在从事专业时保证知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其次,个人应处于不断学习、不断阅读的状态,不断地去更新知识、更新思维,与时俱进,才能保持一个能够传道授业解惑比较好的状态。最后是注重实践的作用,教育教学的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在实践中的进步而获得的,在大学期间可以尝试去中学试听、积极争取机会试教、小组间交流切磋、研究教材,多研究学生……这些都会帮助新手教师更快适应自己的岗位。

图为程丽华寄语。 安徽师范大学 黄茹提供

在程丽华看来,“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她始终相信最好的教育是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生命的热情和好奇心,这样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能够持续学习,这样才能做到终身学习。而教育能够培养终身学习的人的必由之路,便是学习。在未来,程丽华依旧用“点燃一把火”的光芒照亮前行之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