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团队三下乡:感知汉字之奇,体验文化之美

发布时间:2023-07-07 22:59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王安琪   阅读 896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课堂教学,让广大青少年更好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向同学们带来了趣味语文课程。

本次趣味语文课程由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队员简雯为大家带来授课。

课程伊始,播放志愿者以一段汉字起源的视频向同学们展示结绳记事和仓颉造字的故事,视频中生动而充满童趣的画面吸引着每一位同学的目光;对汉字魅力的强烈好奇心驱使着同学们步入接下来的课堂环节。

接着,志愿者通过向同学们展示了部分日常生活当中较常见的甲骨文开启甲骨文开始讲解。有趣生动的象形文字在同学们心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纷纷开始猜测“它”究竟是什么。在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中课堂氛围逐渐活跃,大家都积极参与其中。

图为志愿者为同学们讲解汉字起源 夏毓晗 摄

课堂上,老师随机抽取两位同学上台创造属于自己的“甲骨文”。同学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举起手来,想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想法。小老师还为积极开动脑筋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小礼品,肯定他们的想象和创造能力,鼓励其他同学争相踊跃回答问题。

图为小朋友上台展示 夏毓晗 摄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大家经历了神奇的汉字之旅走到尾声。意犹未尽之时,老师让同学们自己课后去搜寻更多的汉字字体,去发现在汉字的演进过程中变幻莫测的美。

本次趣味语文真正将文化带进了课堂,走进了同学们心底。文化课程对于树立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更好地延续中华文化血脉、建立精神家园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课程在青少年心灵里播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让传统文化在课堂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助力培养更多拥有中国智慧、积极弘扬中国精神、善于传播中国价值的时代新人。

通讯员:王安琪

摄影:夏毓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席丽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