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团队三下乡:科学教育,触“手”可及

发布时间:2023-07-07 22:08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谭美君   阅读 77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什么要做自然科学教育?让教育回归自然。基础教育阶段的自然科学教育肩负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的重要使命。为进一步开展好少年儿童科学素质系列活动,提升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让青少年触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奥秘、领悟大自然的成长,懂得劳动的价值,增强一份责任心,“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特开设以“触‘手’可及”的恐龙为主题的自然科学知识与试验课程。

7月6日上午,“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陈龙在徐家镇中心小学为参与此次逸师公益爱心课堂的小朋友们带去了一堂恐龙知识科普与动手实践课。

图为志愿者老师指导学生们动手操作 叶芳菲 摄

团队志愿者陈龙他首先用人类的手类比恐龙的手,说明在恐龙家族中,不同的恐龙也有不一样的“手”——称为爪;紧接着以《侏罗纪公园》电影片段引入,借系列电影中恐龙用可怕的爪子拆墙破门或者将猎物大卸八块的场面作为反面例子,引出真实情况中不同类型的恐龙的爪作用不同于电影的描述且作用不同;随后分别介绍了四种恐龙的爪:霸王龙的小短手、恐龙里的“剪刀手、重爪龙--忽悠人的爪子、马门溪龙--爪子变“柱子”;最后指导着小朋友们动手操作搭建恐龙模型,同时倡导同学们多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魅力与神奇,进而产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整节课始终围绕着“自然科学知识与试验”展开,先科普讲解与恐龙相关的知识,然后动手操作搭建恐龙模型,这样的课堂方式打破了“重知识轻能力”的误区,能够让学生们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既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又巩固前半节课所学的知识,整堂课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扣,培养了学生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

整节课的课堂氛围十分活跃,相信通过此次以“触‘手’可及”的恐龙为主题的自然科学知识与试验课,小朋友们能够体验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从而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记者:谭美君

摄影:叶芳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向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