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闲置资源,绽放乡村光彩——浙江农林大学“竹韵溪创”团队以创意设计重塑乡村价值

发布时间:2025-09-02 15:0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滕颖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夏日蝉鸣中,团队踏上安吉县报福镇深溪坞村的土地,肩负着为“沉睡空间”唤醒新生的使命。团队的目光落在斑驳的老木板厂、荒芜的汤家山观景台——这些被时光遗忘的角落,正是村庄“存量闲置”与“发展增量”矛盾的缩影。

▲图为团队实地走访老木板厂

跟随村委走访时,村民王大爷指着废弃的木板厂叹息:“当年这里日夜赶工,如今连麻雀都不愿落脚。”而夜幕降临时,团队却在汤家山巅被漫天星海震撼:银河倾泻竹海之上,城市中早已消失的暗夜资源,在这里竟如此慷慨!那一刻,“轻介入在地化”的理念有了具象答案:何不以星光为笔,为闲置空间书写新篇章?

▲图为团队与村委交流

以克制设计激发无限想象。团队保留厂房的竹木梁架,制作星座互动墙;为汤家山观景台设计可收折的星空幕布,白天隐入竹林,夜晚化身星轨剧场;在星竹市集用竹编灯饰营造“手提星河”的意境。

▲图为汤家山闲置空间处

资源重估是振兴的起点。团队反复论证“星空经济”的可行性:村庄远离光污染的天然优势;年轻人对天文科普、沉浸式夜游的消费热潮;村民对增收路径的迫切渴望。当“星尘工坊”“星揽台”“星竹市集”的构想逐渐清晰,团队忽然读懂“深挖在地文化”——乡村振兴不是凭空造梦,而是从泥土和星空里长出的希望。

▲图为团队回访汇报方案

推开老木板厂吱呀作响的大门,尘埃在阳光中飞舞,仿佛在诉说等待重生的渴望。这初次的相遇让团队明白:闲置空间不是废墟,而是未被点亮的舞台;而青年之责,正是为它们找到照亮未来的那束光。

▲图为团队二次回访合照

这是青春的担当,更是时代的召唤。深溪坞的星空终会隐入晨光,但它已在团队心中种下永恒的信念:乡村振兴没有标准答案,但青年人的真诚与创新,永远是最亮的引路星。

撰文 |徐志轩

图片 |浙江农林大学“ 竹韵溪创”暑期社会实践团

一审 |滕颖

二审 |陶清媛

三审 |皮冰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滕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5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