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福建理工大学学生为核心的“寻味计划”三下乡返家乡实践队,在柳南区委党校刘永芳主任的带领下,于广西柳州市柳南区开展为期五天的乡村振兴发展足迹探寻活动,实地走访党校展馆、示范村落、产业小镇及乡村企业,近距离观察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
实践队首先前往中共柳南区委党校,参观乡村振兴馆与党史馆。走进乡村振兴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醒目标语映入眼帘,展馆通过图文、实物及多媒体手段,全景呈现柳南区乡村振兴路径:依托百乐竹海、洛满燕窝火龙果等特色产业实现“因地制宜鼓钱包”,通过太阳河生态修复、稻螺套作践行 “绿色发展护环境”,借助专业合作社引才留才,以柳州山歌节、嗦螺大赛传承非遗文化,用网格治理保障乡村秩序,全方位展现当地在经济、生态、文化等维度的突破性进展。
▲图为刘永芳讲解板块内容
党史馆以“红色柳南・薪火相传”为主题,设“革命烽火”“建设征程”“改革春潮”“振兴新篇”四大展区。实践队透过老照片、旧农具及农业改革档案,梳理柳南从“农业区”向“城郊产业融合区”的转型脉络;在“振兴新篇”展区,结合党员干部驻村案例与政策文献,领悟“党建引领”在乡村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图为刘永芳讲解板块内容
离开党校后,实践队前往乡村振兴示范村山湾村。村内硬化道路实现“户户通”,村民广场上村民休闲活动井然有序;“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高效办事服务,配套的“村级卫生室”可满足村民常见病诊疗需求,实践队直观感受到基础设施完善与公共服务提升给村民生活带来的便利。随后,实践队走进螺蛳粉小镇,经允许参观内部及周边环境,通过互动屏幕与实物模型了解螺蛳粉从“街头小吃”到“百亿产业”的发展历程,在“DIY螺蛳粉体验区”体会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图为山湾村实拍图
▲图为螺蛳粉小镇实拍图
此后,实践队前往柳南区太阳村镇桐村开展调研,在刘永芳主任、桐村驻村第一书记颜世刚、驻村干部林红兵及添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该公司酸菜加工厂。据介绍,工厂主要采用传统腌渍与乳酸菌发酵两种工艺,生产螺蛳粉原料酸菜、酸笋及酸豆角,员工以周边农户为主,其中包含多名脱贫户,工作环境整洁且收入稳定。工作人员表示,未来计划扩大工厂规模,为更多农户提供就业岗位。为助力桐村特色产业发展,实践队结合工厂需求,为添翼公司设计了专属文化IP。
▲图为实践队倾听工作人员、刘永芳与林红兵
在桐村,实践队还走进村头小卖部,与脱贫户深入交流。据脱贫户介绍,得益于贫困生助学政策,家中两个女儿顺利完成学业,如今分别走上工作岗位与教师岗位;通过危房改造政策,全家从旧房迁入联排别墅,人均收入从不足1000元提升至稳定水平;城乡居民医保及大病救助政策,大幅减轻了夫妻二人治疗慢性病的经济压力。脱贫户还提及,桐村已通水泥路,邻里关系融洽,社会风气持续向好,生活幸福感显著提升。
▲图为林红兵介绍实践队成员
▲图为实践队成员进行安全教育
访谈中,驻村干部林红兵向实践队介绍,桐村已实现全村脱贫,各类帮扶政策覆盖村民生活各方面;通过网格化管理,将服务延伸至村屯、到户到人,确保村民诉求及时响应与解决,切实筑牢乡村振兴“组织基石”。此外,实践队分成多个小组深入田间,了解农户种植情况,实地考察节水灌溉、间种套作等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及特色肉鸭养殖模式,部分队员还参与田间耕作,亲身体验农业生产过程。实践队还在太阳村镇范围内开展实地采风,走访农庄、等场景,通过拍摄照片、记录素材,为后续设计太阳村镇农家乐游玩地图积累资料,进一步助力当地乡村旅游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图为果农向实践队成员介绍种植方式
此次实践活动中,“寻味计划” 实践队通过实地走访与调研,见证了柳南区在产业发展、生态改善、民生保障等方面的乡村振兴成果。队员们表示,将把此次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悟转化为学习与成长的动力,未来继续关注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童会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