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宝石闪耀乡村振兴路:杨梅产业的破局与新生

发布时间:2025-08-18 10: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69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青年始终是生力军。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重大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动力,也为传统果业转型指明方向。如今,慈溪杨梅林间,承载着七千年种植传承的“紫宝石”,正于乡村振兴浪潮中探寻破局与新生。而“遇见‘慈’梅,‘梅’你不行”实践团的同学们,正以青春之力扎根这片土地,用脚步丈量产业脉搏,用实践诠释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

第一篇章:上林湖畔 —— 探寻产业发展之路

慈溪省桥头镇的上林湖村——凭借独特地理条件,孕育出以荸荠种杨梅为代表的优质品种。梅农们用诱虫灯、害虫天敌等绿色方式防治病虫害,既保品质又护生态。

图1 团队深入林间实地调研杨梅

实践团队走访当地梅农,调研杨梅种植和销售情况。谈及种植难题,梅农们提到今年杨梅采摘季恰逢梅雨时节,导致杨梅品质不佳、收入受损。在销售渠道上,或依赖朋友圈或老顾客等私域;或由年轻人借助淘宝、抖音平台拓展。收入构成上,杨梅收入是老人资产主要来源,年轻人多以其他工作收入为主。市场需求增长带来可观收益,但天气影响产量、价格波动频繁让收入不稳。

图2 深入农户间进行深度访谈

第二篇章:梅园村里 —— 杨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浙江省慈溪市横河镇梅园村——1996年,被评为“中国杨梅之乡”,位于横河镇东南端,与匡堰镇交界,由原沙河、笋岙、竹山合并组成,拥有超过7000亩山地杨梅林。梅园村作为横河镇杨梅的核心产区,有着浓厚的杨梅文化底蕴,是宁波市区域内重要的杨梅产地之一。

调研团队实地考察了横河镇杨梅核心产区——竹山片区、梅园村特色营地、“杨梅仙子”雕像。梅园村依托“杨梅+文旅”模式,发展起咖啡茶社、文创休闲、艺术中心、书画艺术中心等新兴产业,推动杨梅文化在乡村空间的深度融合。

图3 熊老师带领团队成员深度调研梅园村

第三篇章:了解周期困境,探索品牌升级路径

为了更加深入慈溪杨梅产业,调研团队走近慈溪市横河镇、桥头镇人民政府及慈溪市供销社合作社,与相关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围绕杨梅产业的困境与对策展开深入交流。

在横河镇,农办吴主任谈到,针对2025年的暴雨天气,杨梅减产现状,政府推行杨梅气象指数保险(每亩240元由梅农和政府各担一半),保障梅农的收益。在交流中,吴主任总结了慈溪杨梅产业三大难题:劳动力老龄化、深加工不足、品牌意识不强。针对品牌运营,当地政府正通过打造“杨梅仙子”文化IP、提升梅农品牌意识、筹建“共富工坊”等举措破局。

图4 在横河镇人民镇府深度采访农林办吴主任

桥头镇农办叶主任指出,当前梅农面临保鲜技术落后,梅农老龄化,直播销售困难等系列问题。通过一系列新颖措施——降本增效、与快递企业合作,打通物流环节来提升梅农收益,同时通过开发杨梅酥等衍生品,弥补鲜果短板,引入无人机调研服务,减少采摘梅农安全隐患。

图5 在桥头镇人民镇府深度采访农林办叶主任

在区域整合层面,针对杨梅营销,慈溪供销社推出“慈农优选”区域公共品牌,授权22家规模化农户统一包装销售;大棚种植实现错峰上市;物流与顺丰合作增设126个寄递点,真空包装提升保鲜。

图6 在慈溪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深度采访

第四篇章:创意赋能——杨梅IP与科普宣传新探索

实践团在深入调研慈溪杨梅产业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与年轻群体喜好,积极开展创意实践,为杨梅产业注入新活力。 团队精心设计了以杨梅为主题的IP形象,围绕“梅你超无趣”“慈溪杨梅 有你梅烦恼”等趣味口号,打造出兼具地方特色与亲和力的IP符号。这一IP不仅体现了慈溪杨梅的独特魅力,更通过活泼的表达方式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为品牌传播增添了青春气息。 基于设计的杨梅主题IP,实践团进一步开发了一系列衍生周边产品。

图7 “梅你超无趣”杨梅主题ip及衍生周边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杨梅从开花到结果的生长历程,实践团还制作了杨梅生长过程海报。海报清晰呈现了杨梅生长的六个阶段,通过直观的图文展示,让大众更深入地认识杨梅的生长奥秘,增进对杨梅产业的了解与认同,为产业发展奠定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图8 团队设计的杨梅的生长过程海报

结语:青春力量绘就杨梅产业新蓝图

从田间地头的调研走访,到政企协同的破局探索,再到创意迸发的IP与科普实践,“遇见‘慈’梅,‘梅’你不行”暑期调研实践团的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产业的扎实根基,更需要创意的赋能与文化的传播。

未来,团队将继续打磨杨梅主题IP与周边产品,推动其与“慈溪金梅”品牌建设深度融合;同时,让杨梅生长过程海报走进校园、社区和文旅场所,扩大科普宣传的覆盖面。通过持续的实践与创新,助力慈溪杨梅产业实现从“好产品”到“强品牌”的跨越,让这颗“金果子”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结出更多硕果,让青年力量在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