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脉承志,精工砺行”实践队探无人机多领域赋能:从应急救援到智慧农业

发布时间:2025-08-18 10: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户泰然 赵志豪   阅读 977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探究无人机技术的多领域赋能逻辑,7月9日,临沂大学“红脉承志,精工砺行”实践队围绕应急救援和农业应用两大场景开展实践,跟随特战救援队解锁应急救援“新战法”,体验大疆无人机赋能的智慧农业。发扬临沂大学“实”的校风,以实地调研和实践操作,探寻低空经济背景下科技赋能多领域发展的重要成果。

实践队在探访临沂特战救援队时了解到,无人机在应急救援时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平邑山火救援时,救援人员驾驶无人机仅用半小时就精准定位到了高温点;在山区救援中,10多分钟便完成物资投送,极大提高了救援效率。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实践队认识到,当前低空经济初步发展的背景下,无人机在现代应急救援任务中就体现出重要价值,随着无人机相关技术不断精进,一定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了解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效果,实践队跟随大疆农业团队深入农田,见证了农业无人机的“功能跃迁”。根据郯城县大疆农业工作人员介绍,当前无人机单机单日的作业面积可达到300亩,施肥量为10-20吨,非常适合在稻田等泥泞场景应用,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实践队员认识到,当前无人机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农业无人机已经配备了激光雷达和夜视系统,能够实现智能避障,其功能从最初的“单一打药”拓展至施肥、播种、授粉、病树吊运等多元化应用。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实践队成员见证了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半小时定位高温点、十分钟投送物资”的及时响应,亲历了农业无人机“单机日作业300 亩”的高效赋能。从救援一线到田间地头,技术革新的脉动清晰可感,科技为产业提质增效的动能持续释放。秉持“实”的校风,临沂大学“红脉承志,精工砺行”实践队将保持热情继续探索,挖掘无人机技术在更多领域的突破创新,着眼于低空经济的发展脉络,以青春实践讲述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生动故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户泰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