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烧伤整形科的示教室,在2025年7月末至8月初的几天里,化身为充满知识与欢乐的奇妙课堂。东南大学医学院“志行青听”社会实践团队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在此治疗的小耳畸形患儿们送上了特别的关爱,让病房时光绽放出温暖而明亮的色彩。
知识殿堂:从校史到健康,播撒好奇的种子
7月29日上午,团队成员刘艳雯以东南大学校徽为起点,引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生动的校史之旅。校徽的配色奥秘、标志性建筑大礼堂的岁月沉淀、校园里灵动的小猫,特别是展现校园四季风光的视频,让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心中悄然埋下了对这所百年学府向往的种子。
▲图为团队成员刘艳雯展示东南大学校园照片
同日下午及次日,团队将焦点转向孩子们切身的健康知识。刘艳雯通过趣味互动和形象比喻,讲解了乳牙恒牙的区别,并手把手演示了“巴氏刷牙法”的精髓,强调“牙刷和牙齿外侧面要像好朋友一样贴成45度角”。
▲图为团队成员刘艳雯讲解恒牙与乳牙的区别
7月30日上午,团队成员吴昊让食物“开口说话”:“我是豆腐,由黄豆做成,吃了能帮大家预防生病哦!”“我是番茄,富含维生素,还能让皮肤变好呢!”卡通图片和动画生动揭示了挑食的危害,并特别叮嘱了手术前后的科学饮食要点。
▲图为团队成员吴昊讲解健康食品
下午,“洗手必修课”开讲。刘艳雯通过“内外夹弓大立腕”的口诀,细致拆解了七步洗手法的每一个动作,尤其提醒孩子们注意清洗易被忽略的手腕和指尖,“就像给小手跳圆圈舞”,孩子们认真比划,争相示范,争做“洗手小能手”。
创意乐园:指尖跃动,绘就欢乐时光
7月29日上午,有趣的魔方课堂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团队成员吴恩琦从魔方的历史讲到基础操作,当“小花”、“弓”、“小鱼”、“小房子”等魔方图案出现时,孩子们的兴趣达到高潮。在团队成员和家长的手把手引导下,一个个生动的造型在孩子们的小手中诞生,成功的喜悦洋溢在每张笑脸上。
▲图为团队成员吴恩琦为小朋友们演示拼成魔方图案
当天下午,缤纷的纽扣倾泻而出,红的似火,蓝的若水,开启了创意纽扣画之旅。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天马行空的想象——彩虹、苹果树、海豚、小房子。令人惊喜的巧思涌现:红黄绿纽扣展现苹果成熟的不同阶段;蓝色纽扣拼出的海豚仿佛即将跃入水中。孩子们骄傲地展示作品:“我的彩虹有七种颜色!”“云朵戴了墨镜,它在晒太阳呢!”
▲图为小朋友展示纽扣画
7月30日上午,“接力画画”让孩子们以“快乐”、“夏天”、“家”、“朋友”等为主题,每人5分钟,合作完成画作。西瓜、冰淇淋、温馨小屋、大树在画纸上汇聚,最终融合成充满集体智慧与童真的画卷。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们在文化墙前合影
下午的“魔术乐园”更是惊喜连连。“三仙归洞”小球神秘移位、魔棒自动直立引来阵阵惊呼。“皮筋转移”和扑克牌“心灵感应”的互动教学,让孩子们跃跃欲试。在“爆炸骰子”、“明日环”等魔术道具的学习中,伊力亚斯成功让大骰“变”成小彩骰,其他孩子们经过努力让金属环稳稳锁住链条,“我成功啦!”的欢呼响彻教室。
8月1日上午的压轴活动是创意文化衫DIY。在学习了文化衫的类型和故事性(纪念、传统、卡通)后,孩子们化身“小设计师”。在吴昊讲解的草图、拓印、上色三步法指导下,以及家长和团队成员的温柔提醒中,孩子们专注地用画笔在空白T恤上描绘心中所想。
▲图为伊力亚斯创作文化衫
温暖汇聚:关爱在互动中流淌
这些活动远不止于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提问环节总是亮点频出:“东南大学有多大?”、“图书馆有多少书?”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医护人员的深度参与更显关怀,张倩婷护士长、章万幸医生以及其他医护人员多次加入互动、提问、指导,甚至共同创作。7月29日魔方课上,团队赠送的魔方被孩子们爱不释手地紧握;纽扣画和接力画画分享环节,大家更是积极展示;文化衫创作结束后,孩子、家长、医护人员和团队成员共同合影,这些独一无二的文化衫,也成为了这段珍贵时光的实体记忆。
▲图为全体人员合影
随着文化衫活动的温馨落幕,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小耳之家”与东南大学医学院“志行青听”团队联合举办的暑期系列关爱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从校史文化到健康科普,从魔方纽扣到魔术绘画,团队用知识启迪智慧,用创意点燃欢乐,用耐心与关爱为小耳患儿的治疗生活注入了温暖的亮色。虽然活动暂告段落,但这份用心编织的“彩虹时光”所传递的温暖与希望,将如那件件承载童真的文化衫一般,陪伴孩子们更有力量地面对成长,“医”路前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葛玥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