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少数民族孩子做手工实验带领中学生前往油田现场开展研学活动组织中学生进行主题团课话剧表演带领中学生开展净水装置组装实验为深入了解新疆建设发展情况,真切感悟新疆历史文化精神,全面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青年大学生身体力行感受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加大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组建“大地之光·地蕴青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7月3日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围绕“文化润疆·科普支教报国行”主题开展为期14天社会实践活动,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为青少年科普地方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科普进校园,点燃科学梦
“这些课程太有趣了,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感觉收获特别大。”库尔勒四中学生兴奋地说道。实践团走进库尔勒市第四中学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师生开设地质科普课程与科学实验。《“天山净泉引”——净水装置组装实验》《“努力向学 蔚为国用”科学家精神宣讲》等课程通过讲解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当地中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勇攀科学高峰。
▲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中学生开展净水装置组装实验
抗战故事进团课,深植红色基因
“在这次的话剧表演里,我演的是一个捐献物资的小女孩。通过这次体验,我心里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变得更浓了。”参演本次主题团课话剧的中学生激动地说道。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背景下,实践团以“历史纵深+地域特色”为脉络,线上线下相结合,分三个篇章为库尔勒全体中学生开设一场“全面抗战历史记忆与精神传承”主题团课,让红色基因与民族团结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图为实践团组织中学生进行主题团课话剧表演
戈壁井架巍峨,读懂报国深意
“这就是井架吗?比课本上的图片壮观太多了!”刚到油田前线,库尔勒第四中学的同学们就被矗立在戈壁上的井架吸引。课后,实践团带领中学生们走进当地油田生产一线现场,开展“油田研学之旅”,实地了解石油开采全过程,深刻了解“能源报国”含义。
▲图为实践团带领中学生前往油田现场开展研学活动
语言科普进乡村,青春力量筑心桥
“今天大哥哥、大姐姐们给我们上课,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希望以后他们还能来给我们上课。”阿克艾日克村少数民族小学生动情地说。实践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在库尔勒市阿瓦提乡阿克艾日克村开展“七下乡村”活动,通过开设国家语言推广、地质科普宣讲、素质拓展体育活动等课程内容,为当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提供知识普及与互动体验,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少数民族孩子做手工实验
在本次实践活动契机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与库尔勒市第四中学双方达成协议,共建思政育人基地暨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在后续的思政教育与实践共建方面加强合作,同心为民族团结、育人铸魂努力奋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文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