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子涵 齐麟子 )当推普的种子播撒进特殊儿童的世界,这段三下乡旅程,似夏夜流萤,短暂却在心底烙下温热。在 “星火融爱·语润星空” 特殊儿童推普实践里,我们揣着忐忑与期许奔赴,本以为是单向的知识传递,却在与孩子们相遇的瞬间懂得:这是一场双向的奔赴,不仅是我们在向他们进行推普和陪伴以及教学,更是他们用纯粹教我们读懂 “真诚” 的珍贵约定
初遇时,那些曾被 “特殊” 标签框住的灵魂,在推普课堂上鲜活绽放——有的用清亮嗓音甜甜呼唤,有的怯生生仰脸寻求拥抱,打破所有刻板印象。原来他们的世界,风有形状,话语里藏着春天,推普的每一次发声、每一句交流,都成了叩开心灵的密钥,让我们在拼音与字词的传递间,收获最珍贵的成长馈赠 。
▲图为唐氏儿童课后主动拥抱团队志愿者周子涵
在生命周期图画课上,有个病理特征明显的孤独症小男孩。外人眼中,他调皮捣蛋、难以沟通,注意力像飘在风里的柳絮,怎么也抓不住,课堂上总捣乱,仿佛听不懂任何指令。
负责他的小老师没放弃,一点点引导。起初,他眼神迷茫,坐立不安,根本没法专注。可老师耐心又执着,轻声讲解什么是生命周期,带着他感受种子如何发芽、抽枝、开花、结果。慢慢地,奇妙的变化发生了——他开始跟着老师的声音,试着倾听,眼神里的抗拒渐渐褪去,多了一丝好奇与专注。最后,他竟能独立完成作品!从一颗种子,到破土的树苗,再到繁花与硕果,一步步,一颗红彤彤的苹果在他手中 “诞生” 。我们清晰看见,他从迷茫抗拒,到亲手描绘生命轨迹的全过程。当他兴致勃勃举起手工,给小老师展示时,那股子雀跃劲儿,让我们心里猛地涌起复杂的触动。这何止是一个手工成果?是坚持与鼓励结出的甜果,是见证一个孩子跨越困难、点亮成长的珍贵瞬间。我们也跟着笑,眼里是藏不住的欣慰与自豪,原来我们的陪伴与不放弃,真的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光 。
▲图为团队志愿者齐麟子耐心引导孤独症儿童进行手工制作
很多人对孤独症孩子有这样的误解:他们没有完整的思想,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听不懂话,更不会独立思考,只会做些简单回应,还格外执拗。仿佛他们是被世界遗忘的“异类”,连爱都学不会。
社区的木子老师不这么认为。她既是特教老师,也是一位特殊孩子的母亲。那天,她坐在我们中间,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鬓角微白的碎发上,语气轻轻的,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其实当初,我没打算要孩子的。”她笑了笑,眼角有浅浅的纹路,“可真有了他,就想着拼尽全力,陪他走得远一点,再远一点,让他能慢慢融进这人间烟火里。”话音刚落,角落里的男孩——正是木子老师的孩子——肩膀明显垮了下去。方才还亮晶晶的眼睛,像被蒙上了一层雾,瞬间耷拉下来,嘴角抿得紧紧的,小脸上写满了委屈,连指尖都在微微发颤。他显然听懂了,那些关于“不打算要”的字眼,像小石子投进心湖,漾开一圈圈沮丧的涟漪。没等我们反应过来,他已经赌气似的,噔噔噔跑了出去,小小的背影带着股说不出的执拗。木子老师望着他的方向,眼里闪过一丝温柔的无奈,笑着跟我们解释:“他听得懂的,每次说这些,他都不高兴,觉得委屈。”说着,她站起身,朝着门外喊:“宝宝,妈妈爱你呀!”声音清亮,带着穿透人心的暖意。没过几秒,他跑回来时,脸上的阴霾已经散了大半。其实平时也能发现,这个总被人说“活在自己牢笼里”的男孩,心里装着对母亲最细腻的依恋。那些轻信谣言的人总说,特殊孩子自顾自封闭着,不与外人接触,像“养不熟”的小兽。可我们亲眼看见,男孩会记得妈妈牙疼要去看医生提醒她去医院;会在听到妈妈夸他“真棒”时,耳朵红到耳根;会在人群里牢牢牵着妈妈的手,像握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藏。他们心里亮堂着呢。或许偶尔会敏感地察觉到,自己或许是父母的负担,于是总在悄悄努力:努力把积木搭得更高,努力把字写得更工整,努力把每一次回应都做得更响亮——这些,都是他们藏在笨拙里的爱意。
▲图为团队志愿者陶博珍与孤独症儿童共同制作送给妈妈的手工花朵
他们只是生病了,像身体里住着一颗调皮的小星星,让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与众不同。但这绝不是没有感情。他们能清晰地接住世界递来的每一份温暖,然后用最真诚、最热烈的方式回应,让我们看见:爱与被爱,他们从未缺席。
或许我们无法在短短数日里,教会他们太多技能,或是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轨迹。但这场三下乡的意义,本就藏在更柔软的地方——我们想用微薄的力量,让更多人看见这群孩子:他们或许走得慢些,活得不似常人那般自在舒展,却始终用最纯粹的真诚与执拗的努力,认真对待每个清晨与黄昏。更想借着这段陪伴告诉他们:这世上,有许多人在默默注视着他们,牵挂着他们,愿意蹲下来,陪他们慢慢走。这份被看见、被惦念的温暖,或许才是我们能递出的,最珍贵的礼物。
▲图为团队志愿者姜宇朦细心指导孤独症儿童完成手工作品
当推普的课堂落下帷幕,那些图画本上的温度、手工课上的笑声、孩子眸子里的光亮,都成了我们带回校园的珍贵行囊。作为教育学院的学子,我们带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初心奔赴,本想以语言为匙打开沟通的门,却在特殊儿童的世界里,读懂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它从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用耐心浇灌信任,用真诚交换真诚。
这场“星火融爱·语润星空”的实践,让我们更坚定:推普不仅是教会他们清晰表达,更是为这些独特的灵魂搭建与世界对话的桥。他们或许用沉默包裹敏感,用重复藏起渴望,但当我们俯下身倾听,会发现每个音节里都藏着星光,每句回应里都盛着滚烫的真心。
▲图为星火融爱·“语”润星空工坊社会实践团队与孤独症儿童大合影
归程的路载着满满的收获,而这份关于爱与成长的约定未完待续。我们会带着这份实践的馈赠,在未来的教育路上更懂包容与尊重,让更多人看见:特殊儿童的世界从不是孤岛,只要我们愿意递出语言的船桨,他们便能驶向更广阔的天地,而我们,也终将在这场双向奔赴里,成为更好的教育者,更温暖的同行人。
撰文 | 周子涵 齐麟子
图片 | 星火融爱·“语”润星空工坊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
审核 | 晁梦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齐麟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