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骄阳似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大地却因一群青春身影的到来而涌动着阵阵暖流。近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赴九师“杏林关爱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基层服务践行团深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爱心医疗为纽带,在师部及167团、新华路社区等多地开展血糖血压检测、健康宣讲、义诊服务等活动,用专业知识践行“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实践育人目标,以青春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实践团前期通过与九师团委、社区服务中心及团场医院深度对接,系统梳理当地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特点与群众健康需求。针对九师农牧团场集中、老年人口占比高、慢性病管理需求突出的现状,精心设计服务方案:在服务对象上,重点覆盖连队老年人、农牧民及社区常住人口;在服务内容上,整合基础诊疗、急症救护、专项防控三类核心模块;在服务形式上,采用"固定站点+流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医疗资源直达需求终端。
在167团地方连队的义诊现场,实践团成员们刚搭起服务台,便被前来咨询的居民围得满满当当。面对居民们的提问,队员们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解答并测量血糖、血压,“奶奶,您做好,我给您测测血压。”“叔叔,测血糖有点疼,您别紧张。”实践团成员熟练地操作着血压计、血糖仪,为居民进行免费检测,遇到检测结果异常,他们会耐心解释数据含义,结合日常经验,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给出饮食、用药建议。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第九师167团职工测量血压
除了基础义诊,健康知识宣讲成为此次活动的另一重点。在九师新华路社区,一场生动的心肺复苏宣讲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实践团成员通过模拟人体模型现场演示,从判断意识、胸外按压到人工呼吸,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清晰规范。“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队员一边演示一边叮嘱,还邀请居民上台实操,手把手纠正动作细节。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九师新华路社区群众讲解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针对九师地区农牧团场较多的特点,实践团在阳光社区开展了人畜共患病专题宣讲。队员们结合当地常见的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等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养牛羊的乡亲们一定要注意,接触牲畜后要及时消毒,皮肤有伤口时千万别直接接触动物分泌物。”生动的讲解让居民们听得格外认真,不少人边听边点头。同时团队成员还结合三折页对居民的疑问进行一对一解答。宣讲结束后,队员们还为居民发放了人畜共患病预防手册,将健康防护送到群众手中。
在光明路社区,应急救护知识宣讲同样干货满满。队员们围绕创伤出血、烧烫伤处理等日常易发意外,系统讲解应急处理方法,现场重点演示止血包扎等实用技能。“创伤出血先看类型,” 队员举着教具演示,“毛细血管出血按 5-10 分钟;静脉出血加压包扎;动脉出血要按住近心端,用止血带绑扎伤口上 5-10 厘米,每 30 分钟松绑一次。”队员拿起包扎工具,邀居民配合:“包扎松紧得合适,太松不行,太紧也不行。这样固定后,留意渗血,关节处保持功能位。针对这次宣讲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急救知识特别实用,居民们学会了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在邻里遇到意外时伸出援手,真正实现了“小知识、大作用”。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九师光明路社区讲解急救包扎知识
此次实践活动成为医学院校"早临床、多临床"教学理念的生动实践。队员们在服务过程中深化对基层医疗现状的认知:农牧团场的布鲁氏菌病防控仍存在认知盲区,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缺乏持续性,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有待提升。这些一线观察让队员们深刻理解"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的实践意义。
对实践团成员而言,这场基层服务是一次深刻的专业成长与职业认知升华。当看到老乡们捧着“三高”防治三折页逐字研读,听到居民们对健康建议的真诚致谢,队员们真切体会到医学知识在基层的实践价值——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此刻真正转化为了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能力。队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未来也希望能将更多规范化的健康知识与技能带到基层,用扎实的专业行动守护群众健康。
一位实践团成员在总结中写道:"当看到农牧民认真记录防控要点的样子,我真正明白医学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实验室的精确数据,更在于能转化为群众手中的防护指南。"这种从专业认知到职业认同的深化,正是实践育人的核心成效。
图为实践团成员同九师义诊服务群众合影留念
此次"三下乡"活动,既是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落实实践育人理念的具体举措,也是医学生服务基层的责任担当;不仅为九师群众送去了精准化的健康关怀,也让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的学子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医者仁心”的理解。通过医疗服务,实践团在九师大地播撒健康种子,更在队员心中筑牢医者初心,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医疗人才积累了宝贵实践经验。从理论课堂到基层一线,他们以专业素养践行医者使命,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锤炼临床能力,让青春力量在守护基层健康的实践中绽放出务实而动人的光彩。
图:徐佳豪
文:张恺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姜林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