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电影小镇 扬红色精神——承德医学院“青衿承薪火,赤帜润心田”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邯郸分队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8-05 12: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申梦璇 张磊 张一然 赵怡 杨鑫雨 安心洁   阅读 70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通讯员 路依凡 朱梦颖 张佳垚 江紫嫣) 为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8月3日,承德医学院“青衿承薪火,赤帜润心田”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邯郸分队前往河北省邯郸市四留固村,开展“访电影小镇,扬红色精神”暑期“三下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红色文化魅力,领悟革命先辈伟大精神,更加珍惜当下美好生活。

当日,实践服务队队员走进红色电影小镇,在光影流转间回溯红色电影百年历程,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感悟时代精神传承。魏少先老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收集红色电影相关资料,这座博物馆承载着他的心血与对红色文化的热爱。从一幅幅珍贵海报到一台台老旧放映机,从泛黄电影胶片到电影拍摄道具,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波澜壮阔的革命故事。这里不仅是红色电影的“档案馆”,更是一部立体的中国电影发展史,让队员们在参观中读懂光影背后的家国情怀与时代担当。

图为:魏少先的拥军爱民红色电影情结相关展示及“欢送新兵入伍”主题内容

图为:红色电影小镇内的荣誉墙及影视藏品陈列

一、星火燎原: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心坚守

踏入小镇的“新中国电影展区”,黑白影像里的烽火岁月扑面而来。墙上悬挂的《红色娘子军》《狼牙山五壮士》等经典海报,无声诉说着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起点。从《地道战》的军民智慧到《雷锋》的奉献精神,早期红色电影以朴素的叙事、真挚的情感,构建起国家精神的影像图谱。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让“爱国、奋斗、团结”的种子在观众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展区内的历史资料与展品

二、破冰前行:改革开放时期电影事业的多元探索

转过展区,改革开放后的电影场景豁然开朗。色彩明快的《红旗漫卷西风》海报旁,陈列着80年代的便携式摄像机,见证着电影从“宏大叙事”到“多元表达”的转变。“改革开放让电影人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他们既传承红色基因,又探索新的艺术语言。”专家的讲解带领队员们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从《末代皇帝》对历史的深情回望,到《焦裕禄》对公仆精神的生动诠释,再到《阿诗玛》对压迫与不公的反抗,这一时期的红色电影不再局限于战争与革命,而是将镜头对准平凡英雄的坚守与奉献,用更细腻的笔触展现时代精神。同时,市场化浪潮下,电影在题材、技术、传播上不断创新,让红色故事以更贴近观众的方式深入人心,实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图为:“改革开放的电影事业”展区内的老式摄像机及相关展品

三、薪火相传: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使命担当

在小镇的“新时代展厅”,《战狼》《湄公河行动》等作品的海报与早期电影设备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这里不仅展示着电影技术的飞速迭代,更彰显着红色精神的当代传承。

如今,红色电影在坚守初心的同时,融入青春叙事、科技元素,让年轻观众从《我不是药神》中增强对生命的敬畏,从《无名之辈》中感受平凡的伟大。它们用光影回答时代之问,让“奋斗、创新、担当”的主旋律在新时代奏响时代强音。

图为:“弘扬时代主旋律”展区内的新时代红色电影海报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星火微光,到改革开放后的百花齐放,再到新时代的守正创新,红色电影始终是记录时代、引领精神的重要载体。此次探访不仅是一次历史回望,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唯有铭记初心,传承红色基因,才能让光影照亮前行之路,让时代主旋律在新征程上持续回响。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让承德医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中,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他们将带着这份对红色精神的感悟回到校园,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走好新时代的红色青年长征路。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向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