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陈曦 石雨欣 关子玥 曾茜)“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七月的新洲阳逻军安社区,一阵昂扬的诵读声从活动室里传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艺启耘梦”艺术同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正带领孩子们齐声朗诵《少年中国说》,字句间的蓬勃朝气,为这个夏日的社区注入了别样的活力——这场为期一个月的暑期艺术支教,便在这样充满力量的声浪中,正式开启了征程。
(图为支教老师与孩子们一起进行手工制作 周欣怡 供图)
美育赋能:构筑成长生态新维度
活动室的一角,孩子们正握着画笔在画纸上勾勒心中的“强国图景”,稚嫩的线条里藏着对未来的憧憬;另一旁,手工课上的剪刀与彩纸碰撞出细碎声响,不一会儿,一只只象征和平的纸鹤便在桌上排起了队;音乐教室里,志愿者用钢琴弹出明快的旋律,孩子们跟着节奏哼唱,歌声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这便是支教课堂的日常,生动而鲜活。
(图为八一建军节主题活动 石雨欣 供图)
实践培元:淬炼时代品格精神内核
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艺术专业特长,紧扣青少年成长需求,创新打造“知识巩固+兴趣激发+安全防护+心理关怀”四维服务体系,让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在课堂中自然生长。美术课上,孩子们用斑斓色彩描绘家乡的变化,在创作中感受时代的进步;红色故事分享会上,一个个革命先烈的事迹让孩子们眼神发亮,家国情怀在倾听中逐渐厚植。志愿者们表示,看到孩子们从羞涩地拿起画笔,到自信地站上舞台,从对安全知识一知半解,到能主动提醒同伴注意防护,这种成长的蜕变正是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
(图为支教老师进行会议商讨 周欣怡 供图)
校社共振:激发育人生态裂变效应
此次支教活动,是校社合作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高校志愿服务下沉基层的成功探索。“专业输出+社区需求”的精准对接,让高校的优质资源真正走进了社区、服务了社会。志愿者们带着专业知识来到孩子们身边,不仅传授了技能,更在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中,深刻体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内涵,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图为结业典礼大合照 周欣怡 供图)
展望未来,“艺启耘梦”艺术同行志愿服务队将继续深耕社区,加强与公益组织的联动,整合优质资源优化服务内容,持续为青少年打造更优质的成长环境。
撰文 | 石雨欣
审核 | 陈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美蓉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