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谢曼希)为积极响应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暑期集中实践工作号召,助力“百千万工程”,共青团大朗镇委员会联合广州新华学院特色志愿突击突击队开展“百千万·莞一夏”青少年儿童暑期公益服务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风采。
接龙续古韵,成语润童心
为了提高孩子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特色志愿突击队义教团队结合汉语言文化特点,以 “梯度式接龙挑战” 的形式,让孩子们增加成语储备,感受文化古韵之美。课堂上,义教老师化身“文字领航员”,以“ABB式叠词接龙”为起点,接龙难度层层加大,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成语储备,也让他们在“你接我应”的互动中锤炼了快速反应与逻辑关联能力。成语不同形式的出现,使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从形式中寻找线索,更在老师穿插的典故讲解里,逐渐领悟每个成语背后的文化密码。勇敢的孩子,抬头抢答;内向的孩子,也在小组伙伴的鼓励下主动接话——成语接龙不再是单纯的文字游戏,更成了激发表达欲、培养团队默契的纽带,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了对汉语言文字热爱。
图为义教老师为小朋友们讲解成语接龙规则
成语接龙课的意义,不止于词汇积累。从机械接龙到理解深意,从怯于开口到踊跃抢答,孩子们在成语的海洋里,逐步培养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图为义教老师对小朋友们进行有关成语的提问
分物归原类,垃圾焕新生
垃圾分类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基本素养,队员们据此设计了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课程以孩子们喜欢在哪些环境生活的问题而开始,帮助孩子们理解分类意义,并带领他们走进垃圾分类实践。伴随着课程的学习,孩子们了解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应怎样处理实物垃圾。
课程告一段落,义教老师分发绘画环保袋,孩子们在袋上画出自己心中的地球。这次“我心目中的地球”的绘画不仅是孩子们环保意识的播种机,也是助力他们建立自觉分类垃圾的思想。
图为小朋友在动手创作”心中的地球“
运动强体魄,健康伴童年
为了增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与团队协作精神,特色志愿突击队义教团队结合儿童运动兴趣特点,以 “趣味式体能比赛” 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体会竞技互动之乐。在课程开始前,孩子们与老师共同搬动桌椅,让课室变成运动场地。课堂上,进行了跳绳接力比赛,锻炼了孩子们的肢体协调性,也让他们在 “你追我赶” 的比拼中磨砺了坚持到底的毅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图为义教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做热身活动
运动闯关不再是单纯的体能训练,更成了释放活力、凝聚团队力量的桥梁,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涵养了对运动的热爱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运动课的价值,不止于体能提升。义教老师设置 “团队挑战赛” 环节,引导孩子们在集体项目中学会分工协作,深化对团队精神的理解。从独自练习到默契配合,从畏难退缩到奋勇争先,孩子们在运动的世界里,逐步培养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与直面挑战的勇气。
图为”团队挑战赛“的“小小跳绳健将”
活动总结
义教团队的成员们精心筹备的三种课程,犹如三把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知识、环保与健康的大门。在成语接龙的课堂上,孩子们穿梭于古韵悠长的汉语言世界,词汇量的扩充仅是冰山一角,更在思维碰撞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深邃魅力;垃圾分类课程中,从理念渗透到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养成环保习惯,树立起守护地球家园的坚定信念;运动课里,他们尽情挥洒汗水,身体素质得以增强,团队精神与积极心态也悄然扎根心间。一堂堂精心设计的课程,为孩子们铺就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成长之路,助力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成长为有文化底蕴、有环保意识、有健康体魄的新时代少年,以饱满的姿态拥抱未来,迎接挑战。
图片丨广州新华学院特色志愿突击队
文稿丨梁晓瑜
编辑丨谢曼希
初审丨叶星怡
复审丨邱慧霞
指导老师丨周宣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谢曼希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