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法伴青春志愿服务队

发布时间:2025-07-27 12: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于孟靖、陈嘉怡   阅读 7.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 于孟靖、陈嘉怡)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7月7日至7月20日,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法伴青春”志愿服务队赴荆州市江陵县资市镇开展“圆梦工程”志愿服务活动,围绕课程辅导、特色课堂、素质拓展、法治教育、家校联动、基层普法与红色研学等主题,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一、教书育人:知识浇灌,无悔支教之旅

“法伴青春”志愿服务队聚焦学生课业提升与综合能力培养,在资市中学开设10门课程,累计授课200学时,覆盖语数英物化生地等多门基础教育学科,红色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等多元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有效拓展了学生视野。教学过程中,队员们创新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多样化方法,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动体验,完成1次综合考评与试卷讲评巩固学习成果,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助力课业水平提升。

▲图为数学老师教学

▲图为英语老师教学

▲图为语文老师教学

二、特色课堂:播撒种子,助力成长之路

服务队打造“绿芽计划·生命课堂”“美育思政课”“手工剪纸”等系列特色课程。在生物实践课上,学生亲手培育花生种子,观察种皮破裂、根须生长的生命历程,带领学生走上一场跨越生命观察与科学探究的奇妙旅程;美育思政课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结合帆布袋绘画、艺术薄膜创作,让家国情怀可视化;手工剪纸课上,队员从剪刀用法、纹样设计教起,带领学生剪出“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主题作品,在非遗体验中增强文化自信。

▲图为特色生物课堂

▲图为特色思政课堂

▲图为特色美育课堂

三、综合拓展:协作思辨,赋能青春成长

趣味运动会与主题辩论赛双线并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运动会设置拔河、跳长绳、足球绕杆等六项团体项目,师生共同参与,在呐喊与协作中锤炼团队意识;辩论赛上,思维闪烁,唇舌交锋,正反双方激烈辩论,评委点评引导学生将思辨与生活实践结合,让学生们养成辩证思维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图为趣味运动会中拔河现场

▲图为趣味运动会师生合照

▲图为特色辩论赛

四、法治宣讲:法伴青春,护佑少年成长

“沉浸式普法”是本次普法活动的主要方式,服务队创新推出模拟法庭、禁毒情景剧、法治游园会等多元形式,共开展特色活动6次。模拟法庭上,学生扮演法官、公诉人等角色,体验毒品犯罪案件庭审流程;情景剧《拒绝“第一口”》通过“诱惑—沉沦—挽救”剧情,揭示新型毒品危害;法治游园会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融入套圈、抢答等游戏,让法律条文“活”起来。四年间,普法形式从单一授课升级为“三维模式”,累计覆盖500余名学生,让法律守护乡村学子成长。

▲图为禁毒模拟法庭现场

▲图为法治情景剧现场

▲图为法治游园会现场

五、家访织梦:家校协同,育人桥梁搭建

为了加深对学生们的了解,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各班班主任前往学生家中与学生父母深入交流。针对初一新生,重点指导小学到初中的适应方法;面向初二学生,关注青春期心理变化与分化预防;对初三学生,则聚焦中考备考策略与心理疏导。家访中,17名队员共走访10位同学的家,与家长深入沟通学生在校表现,听取教育建议,搭建起家校沟通的坚实桥梁,获得家长对教学工作的广泛认可。

▲图为九年级老师家访

▲图为七年级老师家访

▲图为八年级老师家访

六、法治实践:基层普法,传播法治精神

服务队不仅在校园开展普法宣传等实践活动,更将法治实践延伸至社区与基层司法领域。在资市镇资福寺社区,队员们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普法宣讲,结合真实案例讲解维权途径;队员们还赴资市、熊河等地调研四所司法所,围绕社区矫正、矛盾调解等工作与司法人员深度交流,形成“百所观察”项目一手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四篇,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青年视角。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社区普法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司法所进行法治调研

七、红色研学:历史足迹,筑牢信仰根基

依托荆州红色资源,服务队赴沙市市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团日活动。队员们在“烈士精神永垂不朽”纪念塔前鞠躬致敬,重温入团誓词,聆听赵一曼、杨靖宇等先烈事迹。通过参观陵园、分享感悟,队员们深刻体悟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将红色传统内化为服务基层的行动自觉,为团队凝聚注入精神动力。

▲图为实践队在荆州市沙市市烈士陵园举行团日活动

此次“法伴青春”社会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为资市镇的学生们带去了知识的滋养与成长的力量。服务队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创新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水平与综合素养,更在他们心中播撒下法治意识、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的种子。志愿者们用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搭建起家校协同的育人桥梁,为基层法治建设与乡村教育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在服务社会的道路上持续传承。

▲图为全校师生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嘉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