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述村史,推普续文脉

发布时间:2025-07-26 11: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魏冕   阅读 1.2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乔阳阳、魏冕)“村史是村庄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焦作市博爱县金城乡张武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峰郑重表示。

为了协助村委做好村史编撰工作,2025年7月13号下午,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语’你同行,‘豫’村振兴”实践团成员在闫克老师的带领下持续深入张武村,通过个别访谈加深对张武村村史村事的了解,以便将村史写细写实。

▲(图为闫克老师为学生作指导工作)

在村民热心的帮助下,实践队员找到了张武村熟知村史的一位齐姓老人,经齐老同意后展开访谈。实践队员一边聆听齐老讲述齐氏家族百年来的商号发展往事,一边用普通话认真记录那些藏在乡音里的历史记忆。通过齐老生动的分析讲解,实践队员在加深对于“齐合盛”商号发展史认知的同时,也进一步细化了对于该村名人轶事的了解和把握。

同时,实践队员们在整理商号发展故事时发现,早期的手稿文字里还夹杂着方言词汇,到了中后期,普通话词汇逐渐占据主导。这种语言使用的变化恰好与时代发展大环境及商号发展大致吻合,充分佐证了普通话在时代发展中愈来愈突出的社会地位。

▲(齐氏老人为团队成员讲述村史)

这场跨越代际的乡音与普通话交织的村史访谈,不仅打捞起张武村大家族商号的兴衰故事,更意外勾勒出普通话在乡村推广的一条独特轨迹,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推广普通话从来不是孤立的文化行为,它一直深嵌在乡村经济发展的脉络中。那些走南闯北的商号,那些为生意奔波的先辈,不经意间架起了方言与通用语之间的桥梁,也为今日乡村的语言图景埋下了伏笔,而这份藏在商号往事里的语言记忆,或许正是理解普通话如何“走进”乡村的一把钥匙。

撰文 | 乔阳阳

图片 | 闫晨璐 黄妲啸

一审 | 魏冕

二审 | 闫芮

三审 | 闫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魏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9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