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青年大学生前往淅川飞测大地

发布时间:2025-07-26 09:4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韩煜彤   阅读 1.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2024年始,“低空经济”成为时代热点,从基础设施巡检到航空器研发制造各地高校争竞相布局谋求发展,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找准定位,为探索低空经济背景下乡村振兴新方向,于2025年7月8日组织了“云翼飞鹰”大学生实践团队怀揣着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前往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进行“‘飞’凡力量,绘振兴蓝图”的暑假实践活动。

深入秦岭:揭露千年中原低质隐忧于美丽瑰宝

(图 1出发前培训工作 韩煜彤供图)

淅川地处秦岭支脉伏牛山南麓山区,境内四面环山且地貌复杂多样,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但由于人们长期以来的开采活动导致当地地质灾害频发,土壤裂缝问题尤为突出,影响着人们的安居与生产;此外,淅川还珍藏着承载历史记忆的明清会馆古建筑群,其保护工作也刻不容缓。出发前,实践团结合所掌握资料,为淅川地区的工作做出初步规划,并在相关老师指导下明确了方寸必查、形貌毕现的高精度航测目标和科技兴农的乡村发展蓝图。

金河启航:探求科技助力文化保护最优解

在淅川金河镇,镇党委书记贾江波不仅为同学们介绍了当地古建筑群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更坦诚地指出当地在古建筑保护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他殷切希望团队能运用先进的无人机测绘技术为这些群落构建精细的三维数字模型,为未来的保护工作奠定数字化基础。

(图 2相关领导提出需求 杨哲供图)

翩若惊鸿:科技魅力深入乡野

任务明确后,实践团围绕目标建筑规划精确航线,展开无人机航测工作。在进行无人机作业时,飞行器的桨叶划破空气产生的蜂鸣声引起村民浓厚兴趣,实践团成员以质朴生动的语言讲解无人机是如何像“天空的眼睛”一样工作,又是如何通过拍照来丈量大地的。在乡亲们的称奇声中,无人机也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划过了由黄河冲击千年而形成的中原大地,为乡亲们世世代代所生活的黄土完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数据采集。

(图 3实地航测 尚嘉浩供图)

(图 4于乡亲倾谈发展 尚嘉浩供图)

次日团队对采集所得的海量数据进行影像拼接、三维建模、坐标转换,经过数小时处理一幅幅清晰直观的古建筑数字地形图、正射影像(DOM)跃然屏上。当实践团将地形图郑重交付乡亲们手中的那一刻,这片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以另一种形式被永远的保留了下来。

把论文写满中原大地:“飞”凡力量绘写振兴故事

团队足迹遍及包括金河镇蒿坪村在内的十余个村落,不仅为淅川县生成了覆盖不同地形特征的高精度正射影像图,为未来地质灾害的检测预警、土地规划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还为当地古建筑群落保护提供了专业的航测分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中原厚重的黄土不仅记录了实践团成员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测绘足迹,更为他们的青春增添了一份扎实的底色,他们内心涌动着前所未有的力量,“云翼飞鹰”用无人机划出的航线,正是新时代青年人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也是低空经济赋能乡村发展的“非凡启航”。

(图 5金河镇工作收官 杨哲供图)

通讯员 王浩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韩煜彤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