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方民族大学三下乡团队“宁”聚青年,助童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26 08: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于雅妮   阅读 87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生走进社会基层,服务于乡村教育振兴的战略目标,在全社会形成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风尚,2025年7月14日至23日,北方民族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我们一起道中华”志愿团指导老师于雅妮和10名志愿团大学生志愿者前往宁夏泾源县,在香水社区开展为期十天的七彩假期课堂,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一段兼具智慧启迪与爱心陪伴的暖心时光。

一、思想引领,铸魂育人

为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一起道中华”志愿团在支教过程中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我们一起道中华”实践团秉承小规模多频次的原则,多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和《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读书分享活动。

通过原文讲解、观看视频、讲解员个人分享、现场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实践团成员以青少年、儿童感兴趣的角度切入,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采用深入浅出的思路,结合受众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开展了一堂堂丰富多彩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

▲图为志愿者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读书分享会上,志愿者们在朗读原文后,从分享自己的求学之路、大学生活、社会热点、小初中生特点出发,开展分享交流活动,并鼓励小听众们勇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故事。

现场儿童们纷纷表示,要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对习近平总书记衷心爱戴、矢志追随的行动自觉,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青春奋斗足迹。

二、紧扣主线,讲好中国故事

为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加有形有感有效,增进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我们一起道中华”实践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相关支教活动,包括古诗讲解、毛笔字教学、象棋、漆扇制作等活动。

毛笔字课堂上,志愿者韦林宇等从汉字八大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勾、挑、折”如何起笔、行笔、收笔开讲,并告诉孩子们这八个笔画通过组合与变形,可衍生出所有汉字结构。随后在每天的课堂练习环节中,志愿者们手把手带着孩子们提笔运笔,从最简单的一横一竖开始,到后面可以共同书写出“中华民族一家亲”七个汉字。通过手把手教孩子们一笔一画写毛笔字,让他们领略汉字之美,书法之美,中华文化之美。

▲图为志愿者带领当地儿童一起用毛笔字书写“中华”二字

漆扇制作课上,志愿者安南等人带领当地儿童们选好喜欢的颜色,将大漆颜料滴入水中,轻微搅拌后将白色扇面放入水中,或旋转,或轻摇,孩子们以不同的摆动方式和幅度获得独无一物二、绚丽多彩的漆扇。《说文解字》里提到,“木汁,可以髹物,象形,漆如水滴而下”。这是一项水与大漆的艺术,以漆为媒,以扇为纸。当扇面浸入水中时,水毫无保留地将大漆托付给了扇面,呈现出无法预计之美。

▲图为志愿者带领当地儿童体验漆扇制作

围棋、象棋小课堂上,志愿者韩雨辰等人细心讲解了棋盘、棋子以及基本规则。

▲图为志愿者带领当地儿童下象棋

八段锦小课堂上,志愿者高涵等人带领当地儿童们一起调整呼吸,双臂抬起、掌心外旋、稳扎马步,从“两手托天理三焦”到“背后七颠百病消”,一招一式整齐划一、衔接自然、行云流水,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把八段锦柔和圆滑、虚实相生、刚柔相济等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

▲图为志愿者带领当地儿童打八段锦

科普之光,启迪未来梦想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当今世界,科普与科技创新前所未有地紧密结合。“我们一起道中华”志愿团始终坚持在支教中强化科普板块,推动全民科普教育,树立全民科技意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开展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大力培育青少年尊崇科学的价值观,增进各民族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互动,教育引领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数理化启蒙课上,志愿者们为当地儿童们开启了一场又一场的数理化启蒙之旅。志愿者们着重讲解了数学解题中的数形结合思维,通过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实现优化解题途径。志愿者们在开展小初中数学和化学教学中,不仅讲授数学知识、现场出题做题演练、课后批改作业查漏补缺,而且始终在教学中坚持引导青少年、儿童们多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鼓励青少年、儿童们要用科学的眼光、思维、语言来观察、思考、表达现实世界,用科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鼓励他们创新与发展。

▲图为志愿者开展物理启蒙

科普展演中,从大气压强、虹吸现象、烟雾瀑布、连通器到指南针、硫酸铜晶体花、不湿沙,磁力小车,三原色原理、焰色反应……志愿者们化身“魔法师”,以妙趣横生的实验展演、深入浅出的知识讲解,为当地儿童们献上一场震撼人心的科学盛宴,课堂上惊叹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孩子们手捧硫酸铜蓝色玫瑰更是惊呼妙不可言。物化科普不仅有助于促进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特色,把深奥的、抽象的物化知识浅显化、具象化,用生动的、有趣的表达方式呈现,以“润物细无声”激发小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将科学育人贯通到支教服务过程中。

▲图为志愿者开展科普实验展演

此外,志愿团还开展了音乐教学、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累计共44节小课堂,本次七彩假期教育关爱志愿服务在志愿者与当地孩子们一起共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圆满落下帷幕。

▲图为志愿者带领当地儿童跳绳

北方民族大学“我们一起道中华”志愿团在宁夏泾源县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已成功开办两年,他们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坚持用教育关爱志愿服务贡献青春学子的力量,在服务社会中增长才干,在奉献社会中涵养品格,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用奋斗书写绚烂的青春华章。

▲图为志愿团全体成员与当地儿童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于雅妮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