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小朋友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拓展他们的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7月23日,山东理工大学爱之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海洋科普课程,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们精心准备了一场海洋之旅。这堂课上,每位小朋友都满心期待与蔚蓝海洋世界的邂逅。
首先,实践团成员先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什么是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水域的总称。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在简单介绍后,小朋友们对海洋有了基本的了解。
随后,课程进行到了海洋生物的科普部分。实践团成员将海洋生物按照生态习性分为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等类别,逐一向小朋友们介绍。伞状透明的水母、体型巨大的鲸、会“缩骨功”和“变色超能力”的乌贼、浑身是刺的海胆、五颜六色的海螺……一张张海洋生物的图片展现在小朋友们面前,他们对色彩鲜艳、外形奇特的海洋生物发出阵阵惊叹。
随着科普的深入,小朋友们提出了他们的问题:为什么鲸鱼不是鱼类?为什么珊瑚是动物?其中也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乌贼是不是比其他生物聪明?能不能和海豚成为朋友……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们解答了这些问题,并鼓励他们课后自己查阅资料,分享鲜为人知的海洋冷知识。
最后,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们重点介绍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当小朋友们看到海面上漂浮的塑料袋、看到被塑料等垃圾缠绕的海洋生物时,他们十分同情被垃圾影响的海洋生物,也互相承诺要尽自己的努力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守护人类的生命之源。
本次海洋特色科普课程,向小朋友们科普了海洋有关的知识,让他们了解了大海深处蔚蓝世界的奥秘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本次科普课程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盏打开学生科学思维、生态责任感的窗口。通过有温度、有互动的方式,让小朋友们从小建立起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情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晨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