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润童心:黄师学子赴胜利镇宝洁希望小学开展推普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5 20: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南平、潘一凡   阅读 3.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柯陈洁、李南平、潘一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以及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与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联合组织开展了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全国高校的广泛响应,共有1680所高校的8013支团队踊跃参与。经过筛选,最终1000支重点团队和1000支协同团队脱颖而出,奔赴边疆、民族和农村地区,开展推普实践活动,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贡献力量。

黄冈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大手牵小手”公益团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积极投身于此次活动。团队深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工程,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7月8日至12日,团队来到罗田县胜利镇宝洁希望小学,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丰富文化活动,让普通话如种子般在乡村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在宝洁希望小学前合照

   规范语言助成长,趣味教学启新篇

团队紧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核心使命,在《信仰的力量》诗歌教学中实现了“三个转变”。志愿者周家乐、崔方宁、黄诗雨通过示范朗诵,将标准语音转化为可感知的艺术呈现,让孩子们领略到普通话的音韵之美。同时,团队精心设计拼音标注,并进行逐句指导,将语言规范转化为孩子们可掌握的具体技能。此外,8名学生的登台展示,更是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可传播的示范效应。这一教学过程,生动地诠释了普通话推广既要“扣准每一个音节”,更要“传递每一份情感”的工作理念。

图为课堂教学

寓教于乐强根基,文化自信润心田

团队深刻认识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经典作品的诵读教学,让学生在语音矫正中感受中华语言之美,在情感表达中领悟文化传承之重。志愿者向佳林以“方言笑话”切入,生动地阐释了普通话在消除沟通障碍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错字小侦探”“绕口令挑战”等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语言规范意识。特别设计的方言与普通话对比环节,既尊重了地域文化特色,又凸显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促进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独特价值,让文化自信在孩子们的朗朗诵读声中深深扎根。

图为课堂教学

   知识赋能夯基础,感受魅力促提升

志愿者黄诗雨在普通话知识教学中,始终围绕“培养语言意识、提升应用能力”两大目标。她先讲解普通话基本概念,并通过方言差异引发的趣味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课堂上,还巧妙设置了绕口令挑战、诗歌朗诵等实践活动。黄诗雨带领学生用标准普通话朗读《偶然》《错误》等作品,并亲自示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朗诵技巧。这种既注重知识传授,又强化实践运用的教学方式,成功帮助学生将“要说普通话”的外部要求,转化为“爱说普通话”的内在动力,生动展现了推普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价值。

图为课堂教学

此次实践活动,地理与旅游学院“大手牵小手”公益团队实现了从“语音矫正”到“文化传承”的升华,从“语言扶贫”到“精神铸魂”的跨越。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推普工作的内涵建设,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乡村振兴战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度融合,让青春力量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绽放绚丽光彩,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贡献更多力量。(通讯员:柯陈洁、李南平、潘一凡)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在教室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南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