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漫大沙:广州航海学院团队用镜头定格侨都茶韵

发布时间:2025-07-25 15: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七月的开平市大沙镇,一场牵动侨乡茶界的盛会正悄然酝酿。作为江门市茶叶产业年度重磅活动,“侨都茶香”评茶比赛暨江门市茶叶协会第二届茶叶评鉴活动不仅是区域内茶叶品质的巅峰对决,更是展示侨乡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

为让这份茶韵风华被更多人看见,广州航海学院三下乡力行筑梦突击队的成员们肩扛摄像机,穿梭在评茶室、茶厂与茶园间,为即将举办的“侨都茶香”评茶比赛暨江门市茶叶协会第二届茶叶评鉴活动赶制一部两分半钟纪录片。这场为期一天的拍摄,不仅记录下茶叶从鲜叶到佳茗的蜕变,更用镜头编织出一幅茶与自然、技艺与传承交织的乡村画卷。当这部作品在次日的颁奖仪式上轮播时,它不仅是活动的影像注脚,更将成为打开侨乡茶文化大门的一把钥匙,让大沙镇的茶香飘向更远的地方。

评茶室里的“舌尖较量”

2025年7月17日早晨,欢茶谷的评茶室已端坐数位评茶专家。长条审评桌铺着洁白的台布,十余个白色盖碗整齐排列,碗中是不同品种的茶叶样品。力行筑梦队的成员们早已架好设备,镜头对准专家们执杯的手指——指尖轻捻盖碗,揭盖的瞬间,茶香如薄雾般升腾,在晨光中划出一道无形的弧线。

“评茶讲究‘一看二闻三尝’,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国家一级评茶师李建国手持茶匙,舀起一勺茶汤,在白色瓷盘里轻轻晃动,“你看这汤色,清澈透亮的程度,就能看出杀青是否到位。”他边说边在评分表上写下批注,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快门的轻响在安静的室内交织成独特的韵律。

为不打扰评审进程,拍摄团队采用分组轮换制。一组成员近距离拍摄专家嗅闻干茶的细微表情:眉头微蹙是辨别香气层次,嘴角轻扬则是对茶汤滋味的肯定;另一组则聚焦公道杯里的茶汤,慢镜头捕捉茶汤注入杯中的瞬间,橙黄的液体如丝绸般倾泻,在杯壁留下浅浅的茶痕。审评室外,未进入拍摄状态的队员举着计时牌,用手势提示换组时间,整个过程默契得如同一场无声的舞蹈。

“以前只知道喝茶,没想到评茶有这么多门道。”团队队长张子政在休息间隙感慨。当最后一份茶样评审结束,专家们围坐讨论的画面被镜头定格,李建国在接受采访时说:“评茶不只是评味道,更是评工艺、评风土。这些年轻人用镜头记录下来,就是把大沙镇的茶香传得更远。”

茶厂里的“蜕变密码”

午后的阳光透过茶厂车间的玻璃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在大沙镇镇长张伟的带领下,拍摄团队走进欢茶谷附近的标准化茶厂。车间内,杀青机正发出低沉的嗡鸣,鲜绿的茶叶在滚筒中翻滚,水汽裹挟着青草香扑面而来。

“杀青是制茶的第一道关键工序,温度要控制在220℃左右,既要杀死鲜叶中的酶活性,又要保留茶叶的清香。”茶厂技术员梁叔戴着白手套,向拍摄团队介绍设备操作,他布满老茧的手轻抚过揉捻机的转盘,“你看这揉捻的力度,轻了茶叶细胞壁破不了,重了又会把茶梗揉碎。”镜头紧随他的手势,记录下鲜叶在机器中逐渐成形的过程——从舒展的叶片到紧结的条索,仿佛见证一场无声的蜕变。

操作台前,几位身着浅蓝色工作服的工人正分拣茶叶,指尖翻飞间,碎茶与完整茶芽被清晰分离。团队成员们扛着设备穿梭在车间,镜头从杀青机的蒸汽、揉捻机的转动,到烘干房的暖光,完整记录下茶叶“蜕变”的每一步。

欢茶谷中的“自然诗篇”

午后的阳光变得柔和,团队成员们骑上电动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向欢茶谷核心区进发。车轮碾过铺满落叶的路面,发出沙沙声响,两旁的茶树伸手可及,叶片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这里的山路像迷宫,但每拐一个弯都有新风景。”队员林晓雯边骑行边调整摄像机角度,车筐里的无人机随着车身颠簸轻轻晃动。

抵达山顶的观景塔时,云雾恰好从山谷中漫上来。团队成员迅速架设好无人机,随着螺旋桨转动,镜头缓缓升空:成片的茶园如绿色绒毯铺展在山间,白色的茶厂小楼镶嵌其间,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从空中看,茶田的线条像极了茶叶的叶脉。”操控无人机的队员轻声感叹,镜头捕捉到阳光穿透云层,在茶田上投下流动的光斑。

下山途中,队员们偶遇几位正在采摘秋茶的茶农。“今年雨水好,茶叶长得旺。”茶农李伯捧着鲜叶,叶片上的绒毛清晰可见,“你们拍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大沙的好茶。”他黝黑的脸上带着笑容,身后的茶田在夕阳下泛着金绿色的光。这段即兴采访被收入镜头,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

暮色降临,力行筑梦队的成员们整理着当天的素材:评茶专家专注的眼神、揉捻机转动的轨迹、无人机下的茶园全景……这些画面将被剪辑成两分钟半的纪录片,在次日的颁奖仪式上轮播。“我们不仅是在拍一部片子,更是在讲一个关于茶、关于乡村的故事。”团队指导老师黄宇辉总结道。

从评茶室的专业较量到茶厂的匠心工艺,再到欢茶谷的自然之美,广州航海学院力行筑梦队用镜头证明:茶不只是杯中的饮品,更是大沙镇的生态密码、文化符号与致富希望。当纪录片在颁奖仪式上播放时,那些被定格的茶香、光影与笑容,终将化作更多人走进大沙镇、了解侨都茶韵的邀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7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