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推广政策,响应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同开展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号召。近日,曲阜师范大学“正音致远,乡村振兴”实践队队员走进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西关小学,开展普通话推广宣传实践活动。
踏入教室,孩子们好奇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实践队员,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写满期待。黑板上“学好说话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标语格外醒目,简单的粉笔字里,藏着实践队的初心与使命。队员们微笑着走上讲台,以亲切的问候打破陌生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课堂伊始,队员们先通过简单的自我介绍和日常对话,了解孩子们的普通话基础,仔细倾听他们的发音特点——有的孩子平翘舌不分,有的前后鼻音混淆,还有的带着浓浓的方言腔调。
针对孩子们的发音问题,实践队员从最基础的声母、韵母讲起,结合口型图和发音示范,一遍遍带领孩子们练习。“‘四’是平舌音,舌尖要抵住下齿背;‘十’是翘舌音,舌尖要卷起抵住硬腭前端……”队员们边演示边讲解,还特意让孩子们触摸自己的舌头位置,感受发音时的细微差别。
课堂中段,绕口令成了活跃气氛的“法宝”。“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红凤凰,粉凤凰,红粉凤凰花凤凰”……这些朗朗上口的绕口令,被队员们用生动的语调念出,瞬间勾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大家争相举手站起来朗读,队员们则在一旁仔细听辨,及时指出发音偏差,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巩固发音技巧,体会普通话的韵律之美。
实践队员们还带来了精心准备的普通话手册,里面收录了常用字词的正确发音和简单对话范例。队员们表示,推广普通话不仅是让孩子们学会标准发音,更是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沟通与发展。
此次西关小学之行,是“正音致远,乡村振兴”实践队助力语言推广的生动实践。实践队以“推广普通话,服务乡村振兴”为己任,在乡村校园里播撒规范语言的种子,让青春力量与教育帮扶同频共振。
当青春力量遇上乡村教育,当普通话推广成为振兴助力,“正音致远,乡村振兴”实践队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走进更多乡村学校与基层社区,用耐心与专业助力普通话推广,让规范语言如春风化雨,滋润乡村孩子的心田,让沟通的桥梁在城乡之间更加畅通,用实践与坚持,续写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玟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